阿坝州理县脱贫后的奔康底气人民资讯

北京酒渣鼻十佳医院 http://m.39.net/pf/a_8733683.html

金秋十月,大地调色板把川西高原妆扮得绚烂多彩,雄鹰展翅翱翔,牛羊奔突草原。吴勇刚无暇顾及高原美景,在他心里,薛城镇水塘村,一批在荒山上栽种的高山红富士苹果树今年挂果了,晚熟的苹果还没有采摘,假如过了11月中旬,就会错过高山红富士“黄金季”,果农的收益直接受影响,从而挫伤果农的积极性。这是吴勇刚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县委副书记的牵挂

10月21日,吴勇刚处理完手上的日常工作,就马不停蹄前往他联系的水塘村。水塘村山高路陡,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车轮紧贴地面发出“哧哧”声,汽车的急刹,偶尔发出刺鼻的橡胶味,让人目眩的盘山公路丝毫不影响吴勇刚与外地电商客户联系,他要把这一批高山红富士借助电商销售出去。

吴勇刚从四川省委宣传部到阿坝州理县挂职县委副书记,长期从事宣传工作的他深知电商销售的优势,相对于线下渠道销售,这不仅只是销售,也是通过互联网展示理县苹果、理县资源的一个重要渠道和平台,一举双得的结果,吴勇刚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在车上,吴勇刚不仅把理县高山红富士的口感、营养成分、种植环境、市场前景等一一给电商进行描述,担心哪一点没有介绍清楚而让对方放弃与理县的合作。

甜樱桃、青红脆李、红富士苹果作为理县的特色产业,近年来,该县通过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创新农业科技服务利益联接模式,探索电子商务进农村的营销方式,群众地里的优质水果变成了网络上畅销的高端特色商品,当地村民亩均收入从余元增长到余元,生态水果成为群众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

“水”“路”不通的水塘村

水塘村位于理县东北部孟屯河谷右侧高半山上,距县城29公里,全村平均海拔米,共有2个村民小组,以羌族为主体的聚居地,年通过精准识别,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50人。全村有耕地面积亩,林地亩,退耕还林.2亩。

正是这样一个高半山村,长期给理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拖后腿”,常年缺水、交通不畅、环境恶劣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在当年,由于缺水,全村人靠天吃饭,玉米、土豆是村民的主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白米饭。

“不是我们不想吃白米饭,是条件不允许,山高坡陡,土壤蓄不了水,即使一场大雨过后,要不了两天,泥土就异常干燥,用手轻轻一捏,泥土成沙,农作物在这样的环境中存活率很低。”提起当年的生活情景,水塘村党支部书记余顺根直摇脑袋。

道路不畅,汽车上不来,客商只能步行上山,他们来了一次,就不愿意来二次,连来村里走亲访友的人也比较少。长期在这种环境中,村民的意识落后,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

在水塘村人看来,要改变现状,只有破长期制约发展的“水”“路”难题,才能让水塘村活起来。

水通路畅的水塘村

年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中,理县交通局对口帮扶水塘村,该局整合资源,从全村道路的规划设计、政策调控、资金倾斜、产业引导等进行系统规划实施,从年起仅村道建设提升投入将近万元,道路从原来的3米,全程增至3.5米,根据规范增设错车道,年又实施了万的道路硬化项目......

如今的水塘村交通方便,共建成接近30公里的道路,完成硬化接近20公里,连续三年道路加宽提升。如今,村里不仅有了一环路,还有了二环路,硬化的水泥路直通每户人家和村民的田间地头。

“不要看这条高山路宽度只增加了0.5米,整个工程量和工程难度是一般人体验不到的,这0.5米要么从悬崖上架桥,要么从绝壁上凿石拓路。”理县交通局帮扶水塘村第一书记吴文波说道,道路拓宽硬化了,大型车辆可以进村,将农产品运出村外,销往大城市,切实帮助村民增收。

走进水塘村,一根碗口粗水管从蓄水池引出,主管上的分支如毛细血管伸向全村田间地头,每间隔30米有一个水龙头,只要村民拧开水龙头,白哗哗的水就会流向地里,实行全程灌溉。

针对水塘村严重缺水情况,从年以来,该县通过脱贫项目帮扶,建成大小蓄水池口,灌溉水沟50多公里。基础设施建成后,水池蓄水只能通过天下大雨蓄水,水池蓄水量常常不到半池子,加上管理跟不上,村民用水存在争抢现象,还有一部分人用不上水。村里老党员杨水生说,“水池白天装太阳,晚上装月亮,就是不装水。”

县上了解到此情况后,划拨专项资金从附近塔子村修建引水工程,一条13公里的导洪管道从塔子村将水引过来,把村子里多口蓄水池装满,解决水源少的难题。同时,村两委制定了用水管理制度,确定专人管水、用水,从制度上规范了水来尽其用的原则,彻底解决了村民用水难的问题。如今的水塘村,人饮和灌溉用水都得到有效解决,村民生产和生活十分方便,大大减少了因水引起的各类矛盾纠纷,为水塘村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理县紧扣群众关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548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