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农业的魅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田园创意》
资中县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惠及全县亩血橙。为了准确、严格控制作物种植的最合理供水、供肥方案,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同时使水资源达到最大利用率、努力提高灌溉的合理化,减轻旱涝灾害的危害,四川省资中县开展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试点。试点项目位于银山镇金紫铺村,前期投入万元,新建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亩,设计水平年全部种植血橙,灌溉保证率达90%,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9,着力构建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为核心的灌溉用水管理制度,以各配水分干管为主要水量控制点,采用微喷灌方式对各片区进行分片轮流灌溉。后期将陆续投资1.2亿元,惠及全县亩血橙。
节水小麦与普通小麦相比具有叶多、根长的特点,根系能扎到地下两米多,种植过程中可减少灌水1-2次,达到了用水减、产量不减的效果。河北省大城县大力推广节水小麦种植,累计推广节水小麦种植面积11.1万亩,推广品种8个,累计节水约万立方米,现节约成本50元/亩,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万元。
上海科学家培育的节水抗旱稻在国内多个水稻主产区推广。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罗利军研究员团队研发形成了节水抗旱稻旱种旱管、水种旱管、机械旱条播等多种轻简化种植模式和“果树+稻”“蔬菜+稻”等复合种植模式。罗利军的节水抗旱稻的主要示范推广区域已经全面涵盖安徽、湖北、江西、湖南、河南等主要水稻产区,在浙江、江苏、福建、广西、海南、四川、贵州等地也有良好的示范推广效果。罗利军于10年前提出了发展“节水抗旱稻”的理念,在抗旱性增强的前提下,改变传统的水稻生产长期淹水栽培方式,采用旱种旱管等栽培模式,大幅度减少灌溉用水,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少面源污染,大幅度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上海已联合全国18家种业研发、生产、销售单位和配套企业组建“节水抗旱稻产业联盟”。
甘肃省民勤县昌宁镇以点带面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昌宁镇示范种植马铃薯等旱作节水农业,打造亩辣椒种植示范点2个,带动全镇形成万亩辣椒种植基地。发展露地芹菜亩,蜜瓜余亩,马铃薯0亩。种植黄芪、板蓝根、甘草等中药材亩,并配套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实现了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过程性控制。
山西省太原市促进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太原市以汾河流域为重点,在小店区、娄烦县和清徐县,以果菜等经济效益较好的作物为主,开展以滴灌、微喷灌、膜下滴灌为重点的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今年全市示范推广亩。在小店区和娄烦县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试验示范,筛选、验证、展示新型地膜、抗旱保水剂、长效肥等。今年全市将建设集雨水窖立方米,在清徐县、古交市示范推广以深松耕为重点的蓄水保墒技术,通过深松整地,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防涝能力。今年全市推广面积4.1万亩。
旱作水稻省去了扣棚、催芽、育秧、泡田、耙地、插秧等环节,避免传统大水漫灌现象,全程使用机械化,降低了劳力投入。从年开始,内蒙古扎赉特旗引进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旱作水稻种植技术,当年试种的亩水稻就获得了亩产公斤、亩纯收入元至元的效益。今年兴安盟种植水稻面积万亩,其中扎赉特旗种植水稻面积90万亩,包括旱作水稻12万亩、水稻78万亩。这也是兴安盟首次大规模种植旱作水稻,面积、产量、技术均居全区领先。扎赉特旗政府副旗长刘海涛表示,无论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还是社会效益,旱作水稻的发展前景不可小觑。不需要打除草剂,旱作水稻品质更好,12万亩旱作水稻可节约用水1亿立方米。
参考文献:章继刚:《田园革命》,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文由《田园创意》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