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植树护林视为重点事务,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早在公元前五帝时代,舜便设立了负责全国林业事务的“虞官”;夏商周三代均出台了有关植树护林的法令;唐朝多位君主都制定了有关环境资源保护的法令法规;宋太祖甚至直接将植树成果作为官员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而将植树发展为全民义务运动,则是在中国近现代。
延续70年的“绿化运动”
年,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颁布;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北洋政府下令将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年3月12日,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植树仪式,并将这一天定为植树节;直到年在邓小平的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正式把每年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
上世纪70年代,我国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覆盖率仅为12%,风沙、水旱等生态环境问题频现。为应对问题,年起,新中国就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绿化运动”,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将植树正式升级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全民义务性活动。
随着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推进,中国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数据显示,当前,中国森林面积从年的17.29亿亩,增加至33亿亩;森林覆盖率也提升至23.04%。中国在世界森林资源减少的背景下,反而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与之相关的风沙、水土流失等问题也大幅减少。
最早,人类的祖先就曾居住于树上;如今,人类的生活依旧离不开树。
尽管人类社会始终在不断发展进步,但人类和树木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从来没有中断过。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从中国森林植被状况改善所带来的有利影响来看,这场“绿化运动”会一直并行于社会发展进程中。
用卫星影像掌握“绿化运动”
在城市化进程中,林业用地变化更加频繁,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来获取土地利用信息也成为目前主要手段。下面,大地量子也想应一下景,在植树节即将到来之际,用多光谱卫星遥感技术,带大家看看我国多个地区近年来的植树造林成果。
大地量子: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境内的三个监测点位
如上图所示,大地量子对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镇的沙日霍德嘎查、科泊那木格嘎查,以及巴彦浩特镇的敖包图嘎查年7月的植被生长情况做出监测分析。结果显示,以上三个监测点的森林覆盖面积约为平方公里,其中黄色和浅绿色区域为非农业植被覆盖区域。
大地量子:沙日霍德嘎查周边-7(左)vs.-7(右)
针对各个项目点位的植被覆盖状态,大地量子选择年7月和年7月作为对比时点。上图显示的是沙日霍德嘎查在这两个时间点的植被生长状态。排除深绿色代表的农业区域,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植被覆盖面积的扩大。
为了进一步测算并量化植树护林效果,我们从该区域中挑选出A,B,C三块重点区域。其中:A区域占地5.5平方公里,从年到年,该区域的沙漠绿化植被覆盖率从40.37%提升到58.56%;B区域占地2.5平方公里,沙漠绿化植被覆盖率从49.41%提升到60.71%;C区域占地11平方公里,沙漠绿化植被覆盖率从17.96提升到71.13%。
大地量子:科泊那木格嘎查周边-7(左)vs.-7(右)
基于同样的原理,大地量子对科泊那木格嘎查周边的植被进行了测算。图中的A区域占地6.6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从51.95%提升到57.35%。而B区域占地6.3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从33.94%提升到51.87%。
大地量子:敖包图嘎查周边-7(左)vs.-7(右)
同样的,巴彦浩特镇敖包图嘎查的植被保护成果也颇为显著。上图是我们实际测算的区域,该区域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两年间,植被覆盖率从约39.04%提高到62.48%。
大地量子:民勤县昌宁镇-7(左)vs.-7(右)
在内蒙之外,大地量子还监测了位于甘肃省民勤县昌宁镇的森林覆盖情况。如图所示,昌宁镇总体面积约平方公里。在两年的时间里,植被覆盖在全镇范围内明显增长。以图中白色圈中的区域为例,该区域占地24平方公里,可观测的植被覆盖从年7月的2%,大幅提升到年7月的12.93%,翻了6番。
大地量子:民勤四方墩滩周边-7(左)vs.-7(右)
上图展示的是昌宁镇四方墩滩的森林覆盖情况。本次监测面积约为平方公里,植被覆盖从1.2%提升到6.32%。
通过以上多幅卫星遥感监测对比图,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近年来我国在植树造林和防沙治沙工作中取得的卓越成果。作为科学管理森林资源、有效进行生态评估的基础,多源遥感技术大范围、长时间序列、动态监测等优势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人类在森林植被监测方面提供了有效途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