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民间文化遗产,李玉寿大禹治水到潴野的

大禹治水到潴野的传说

□李玉寿

《尚书·禹贡》:“原隰底绩,至于潴野。”研究家以为当年大禹治水,至于潴野而功成。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国发生了一场很大的洪水,那时候,好多大地都变成了一片汪洋,人们的庄稼房屋全被大水淹没了,为了躲避洪水,大家只好都逃到山上或者树上,由于缺吃少穿,饿死、冻死的人无计其数。

这时有个叫“鲧”的天神同情人间的遭遇,他便决定帮助人们治理洪水。鲧来到下界一看,到处都是汪洋洪水,于是他便想到了天帝的一件宝物——息壤。这息壤是一块随心而长的黄土块儿,只要用的人说“长”,它就会变大。鲧想,只要把息壤放到被洪水淹没的陆地上,让它变大,不就把水都挤走了吗?

一天,他派神鸟带路,来到了存放息壤的地方,然后让神龟挖洞,将息壤从地下拿出来。有了息壤之后,鲧马上按他的计划行动了。果然,将息壤变大之后,洪水很快都被挤走了,逃到山上、树上的人们也都陆续回到陆地上,准备重新建造他们的家园。可谁料没过多久,天帝知道了鲧偷走了息壤,他大发雷霆,派火神祝融杀了鲧,又收走了息壤。这一来,洪水又泛滥了,人们又陷入于苦难之中。

鲧虽然被祝融杀了,但他的尸体却一直没有腐烂,三年之后,鲧的肚子突然裂开,从里面出来了一个小男孩,这就是他的儿子大禹。大禹也跟鲧一样,不愿看到人们被洪水所困,下定决心要像父亲一样治水。大禹观察九州大陆,摸清了地形和水的走向,决定采用把洪水引入大海的办法来治理洪水。

说干就干,大禹亲自拿着镐头率领成千上万的人挖渠开山,疏通河道。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奋战,终于治好了洪水,人们又可以返回陆地重新生活了。人们感谢大禹,就把大禹推荐为一代君王,而且尊崇为水神膜拜祭祀。

据说大禹治水到潴野的时候,由于水势汹涌浩大,治水大军无处落脚,禹就让他的助手大章和竖亥去砍伐枪杆岭山上的树木柳棵,用这里盛产的芨芨做成揽绳,将树枝柳条梱成巨大的活动坝投放到水中,迫使水流缩小流域范围,从而露出滩涂。此举为后来民勤人的治水留下了宝贵经验,民勤人的“柴稍”技术据说就是从大禹在潴野治水那时候传下来的。

漫漶无边的潴野泽自大禹治理之后,开始有了河道,有了调节洪水的湖泊,原来波涛汹涌的谷水变得驯服了,在人工开凿的河流导引下,一路北上,直入黄河。相传,枪杆岭山上有四个水潭,那是大禹当年完成潴野治水后,为了永镇水患,在这里安放铁牛留下的印痕。

大禹治水到潴野,平定水土的丰功伟绩为万民所敬仰,不但功在当时,而且德及万古,磅礴华夏,光耀史册,因而受到民间崇拜。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谷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向东流入黄河,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草原还原了绿色,绿洲变成了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富足的生活。后人感念他的功绩,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王”。

中国古代祭祀水神的风俗,被称为水神崇拜,是农耕时代先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克服天旱地涝所产生的信仰,水神祭祀是先民们对风调雨顺最大的愿望,是与自然界搏斗的自信。禹为水官大帝,是人们心目中的水神。相传十月十五日下元节是他的诞辰,民勤人便在这一日为他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民勤的大禹祭祀历史久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很盛行。其标志性建筑是禹王庙和水仙宫。庙在青土湖边上,面水而建;宫在枪杆岭山上,北望青土湖,万顷波涛尽收眼底。禹王庙大殿台基高三丈,面阔十丈,柏木梁柱,高近五丈。正面屋檐下题额“禹王庙”,背面题额“风调雨顺”。大殿内塑有大禹像一尊。

禹王庙约创建于明朝前期,明、清两代历有维修。晚清民国初年,因一场特大风暴吹倒西面山墙,连锁砸倒殿内木柱,导致整座建筑垮塌。从此再未重建,有关青土湖的祭祀活动也自此停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87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