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那些梭梭和花棒长得怎么样了?
起风了,我很想念它们。”
上海的李嘉,北京的愿莲姐姐,民勤种树的妈妈,种梭梭的父子兵,还有79岁的李世俊老先生,作为志愿者,他们参与百万森林植树造林。
因为种树,从此他们心里多了一个共同牵挂的地方。
李嘉:内蒙民勤志愿者
"没有什么万事俱备,最好的时候就是现在。"
我的家乡在南京,工作在上海,离大西北相隔甚远。但我依然记得小时候的几次沙尘暴,漫天的黄沙笼罩着城市,连续几日不见蓝天白云。有一次刷微博,看到“百万森林计划——沙漠锁边林行动”甘肃民勤项目区负责人马俊河老师在家乡民勤种树的故事,我很感动,决定前往加入。
那是我第一次去甘肃民勤,第一次坐着皮卡车踏入腾格里沙漠。广袤的大地,茫茫风沙与村庄相连,赤裸裸的干燥。主要工作是做草格子,就是先在沙丘上用铁锹犁出一个个方格,用宁夏运来的干草铺在格子线上,再压上沙子让干草两边立起来。以此防风固沙,就可以在格子中种梭梭。
做志愿者的这些天,我与村民同吃,宿在沙漠帐篷,自己捡柴生火取暖。做草格子是个体力活,对于平时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很快就会感到疲累,但大家都坚持了下来。两三天的时间过去了,我和同行的4个志愿者小伙伴只填了小半亩沙丘,深感茫茫荒漠,治沙不易。
在这里,我们看见了人和土地的情谊,看见了民勤人民对于治沙的坚守,也看见了前赴后继到这里志愿者们的努力。
回到上海后,我询问小伙伴们的感受,他们这样回答:“挖坑说实话很累,弯着腰埋着头从沙丘顶端往下挖,当我挺起身往山顶望过去,整片沙丘已被梭梭覆盖,蓝天黄沙交界处立着一把铁锹,一瞬间涌上一股胜利的喜悦,铁锹就像旗帜一样宣告这片沙地已被占领……哪有什么理所当然,习惯成自然,不过是一群人默默承受艰苦,坚持做对的事。”
没有什么万事俱备,最好的时候就是现在。第一次的行动很短暂,满怀着期待去,又充斥着震撼离开。离开的时候只有一个想法:我还要再来这里,并且带着更多的人来,让大家了解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