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小曲子,最初称镇番小曲,是流行于民勤县城乡的曲牌体地方小剧种。
民勤小曲子源于当地或从内蒙古流传而来的民歌“西调、二人台”,后又与江、浙、晋、陕等地移民的俚曲小调相融合,在清朝前期即已形成。清同治年间,民勤小曲子进入兴盛时期,民国年间正式搬上舞台演出。建国后,民勤小曲子在音乐、表演、唱腔等方面经过挖掘装理,改进提高,曾多次参加省、市、县会演并获好评。民勤小曲子曲调丰富,优美动听,有多种。道白多用民勤方言族谐通俗,亲切感人。表演方式带有社火特色,男角唱时蹦跳跳,女角唱时播摆握。因善用病子、手帕等小道具做戏,人又称地子”角色行当最初仅有小生、小旦、小丑称“三小戏”后发展为生、且净来丑一应俱全。服装多因陋就简,以生活服装代替,但亦有一定规则:男角穿长抱,外罩红色或蓝色短大襟棉抚腰戴裙带,头戴“凉壳或“相”官披各色绣袍,就官帽生在白色上衣之外套照色或蓝色背心:老且穿围裙,套青袄,梳刘海正且穿红色或绿色大襟抚,下着花,头梳据别簪,富贵者插各色花穿昭君,两插蝶翅白纸花:小且一如正且,谁脑后垂大。男角常执扇着帕女角亦如是,两手执着与男角相反。化妆均较为简单,无固定谱式,仅略施脂粉而已。
民勤小曲子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特有剧目多。现已搜集到的剧目仅艺人口传的独有剧本就有20余种其中《瓜子吆车》《打婆》《怕老顶入《官告状等都是西北地区少见的剧目。尤其瓜子吆车》,与全因其它表现苏三起解的剧目全然不同中国戏曲志将其列为小曲戏中的代表作品。二是独折戏多。传统剧目除失传的《黄谐》《王样卧冰》《月光带》等几乎全部是折戏适合于城乡地摊演出,这也是小曲戏广泛流传的主要原因。三是贤良义士戏多。这与过去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观念有关民。
民勤小曲子的传统剧目,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小曲戏是二人台,三是弹词。小曲戏有只说不唱的,如《瞎子观灯》;有只唱不说的,如《闹书馆》;更多的则是唱说做兼有。二人台多由二人彩唱,少有念白,有些曲目与小曲戏本无大的差异,表演也较为相近,如《亲家打架》、《转亲家》等。弹词即长篇叙事民歌,语言淳朴,叙事性强,多不表演,仅用一两个演员自弹(拉)自唱。
民勤小曲子的音乐,是在民勤当地民歌与内蒙古河套地区民歌的基础上吸收江、浙、晋陕等地移民带来的民间小调而成,属于曲子牌连缀体制。眉户剧传入民勤后,因其音乐风格与小曲戏唱腔、曲式相近故很快被吸收入民勤小曲戏中,相互融合,丰富了小曲戏的表现力。艺人们把原小曲戏的音乐称“老调”,把眉户剧音乐称“新调”。
民勤小曲子的演唱一般均用本嗓(即真声),个别调如扬调、花腔等采用真、假结合的演唱方法,其中不少唱腔的结尾或中间部分釆用“接声”(即帮腔)的处理方式,有独特之处。民勤小曲子的乐队伴奏分文武场面。文场乐器主要用大头板胡(亦称曲胡)、三弦二胡、笛子、唢呐等,主奏乐器为板胡与三弦。武场乐器主要有榔子四页瓦、飞子(碰铃)等。小曲戏原来用的乐器很简单,后来逐步丰富了起来,演出时增加了扬琴、鼓、锣、铙钹、吊镲等。
民勤小曲子的表演,大都经过清唱、坐唱、彩唱等阶段,才发展到地摊或舞台表演,往往是一人演唱,多人帮腔,气氮十分热烈。自民勤小曲子赶庙会唱会戏以来,曾出现过多个班社,如“客尤堂”、“德俊社”、“和盛堂”、“泰和社”等。
欢迎文末评论留言^_^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