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2日消息(记者陈锐海)王府井步行街上人来人往,30块摄影展板林立两边,图片上色彩缤纷的森林与草原在城市的街头勾勒出一幅美丽生态图,把驻足观赏的游客带到千里之外的沙海绿洲。这是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办的“美丽中国·生态民勤”摄影展。展览自10月22日开始,为期七天,通过百余幅摄影作品,直观地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荒漠化治理所取得的成就,同时讲述了甘肃民勤、库布其等沙区绿进沙退、百姓抗风斗沙的故事,以此传递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流价值观。10月22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办的“美丽中国·生态民勤”摄影展在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举行。(央广网记者陈锐海摄)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介绍,我国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荒漠化土地万平方公里,4亿多人口受到荒漠化影响,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对荒漠化情况,自改革开放初期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生态保护和荒漠化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平方公里,沙区人口贫困率由40.7%降到12.4%。“这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人沙和谐’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治沙与脱贫共赢的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成为全球荒漠化治理的成功典范。”刘东生说。摄影展展示图片(国家林草局供图)本次摄影展览着重展示了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的治沙故事。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缘,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生态环境脆弱,是全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沙尘暴灾害的重要的沙源地和风沙口,被列为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县。从20世纪50年代起,民勤百姓就向沙漠进军,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沙造林行动,在公里的风沙线上建立了公里的防护林带,阻止了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合拢,遏制了沙尘暴的形成,为建设我国北方生态屏障,改善我国北方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刘东生表示,这次摄影展通过真实有感染力的影像图片,讲述了沙区人民抗风斗沙的故事,弘扬了沙区人民“沙害不除、治沙不止”的精神,为推动林业和草原生态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对于在全社会形成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风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