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文学王永和故乡的腰食故乡的味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王永和有几次在我们民勤本地网上看到了腰食这个词儿!心中泛起了一阵阵地感叹和怀念,又有一种怀旧和酸楚的感觉!这是个熟悉又觉着遥远的话题了!这里多少不写几句,都有点失落和不负责任的感觉了!我也不知道现在八零、九零后的娃娃们知不知道这个词儿,估计知道的不多。因为我们这些六零后都感觉多少年都不说这个词儿了!自觉不自觉地让吃早点″这个洋词儿代替了。腰食这个词儿估计只有我们民勤人懂得,也可能是民勤人创造的一个叫法,其实就是现在的吃早点、或者说吃早饭!现在,你若把吃腰食说给外地人或者说个娃娃们听,估计会让他们懵逼或一头雾水!啥意思吗?过去说的吃腰食其实也不单单指吃早点,老家人把除了中午饭和吃晚饭以外的吃法都叫吃腰食,也包括吃响午也说是吃腰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些年生产队上常年有外出干活的时候、挖坝修渠、拉石打砖,那些苦累辛酸就不能再提了!出外时除该拿的干面铺盖,还得拿足家里蒸好的馍馍。每天早上起床上工必须带上干粮茶水,当劳累乏困的时候,总想听到领头的一声吃腰食吧,赶快坐下拿出干馍馍啃上几口、再喝几口茶水,边吃边休息一阵子,这就算所谓的吃腰食。现在回味起来,当年虽然说就那么艰苦,但吃腰食″那个词儿就是让人记忆犹新,主要是那时正是饿的坚持不住的时候,那声吃腰食″听起来是那么亲切、就那么的及时!集体休息,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拔腰的、摔跤的、爱唱的人再喊几声小调,虽然嘴里嚼的点干馍,肚子饿了的时候,那腰食吃的就是让人难忘、就是让人回味!八、九十年代,早上出门上地,包包里装上几个馍馍、提上个茶壶或瓶子里装上些茶水拿到地上,干上一阵活感觉乏饿了,坐下来边休息一下边吃点馍馍、喝点茶水,若旁边有邻居伙伴,高喊一声吃腰食来,大都坐到一块儿说说笑笑一起吃,你家带来点好的吃食劝说别人尝一尝、他家带点别样的东西也真心让你吃吃吃!边吃边开几个玩笑,哈哈大笑声中吃也吃了、乏也解了,起来干活吧!庄稼人不是喧书的!尤为记得收田割麦的日子里,五更天起床,装上些馍馍,装上一大壶茶水。那些日子也实在苦逼,平时过日子吃点干馍馍倒也无所谓,收割打碾的时候,大多是蒸上些软馍馍、或专门做上些花卷子、软高馍,亦或是炸上些油果油饼子带到地上。先摸黑割麦子,割到天亮了,往后一看割倒了一大片金黄的麦田!人也饿了、也实在疲乏腰困了,问问老婆吃腰食吗?那天若带上点好吃的,其实心里早就想开了、早就流口水了!等老婆批准了,坐下来开吃!那个香呀!那个味是现在的娃娃们都确实无法理解和感觉的!吃完后再磨上一阵镰刀、躺在麦铺子上伸几个赖腰,在老姿的催叫声中又开始割麦。愁的啊!!但愁也没有办法!别人又不给你割一刀,还得自已咬牙坚持,不下力割麦子也对不起老婆辛苦做的那顿腰食!唯一的信念就是丰收的希望!这里我实在想说一下中午的那顿油炸葱花子揪面!虽然吃饭不能说是腰食的范畴了,但那个时代的烙印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香甜!那么的让人难忘!中午十二点甚止一点钟的时候,割了一老早的麦子,人也实在无力再干了!麦穗也干的割不成了!男人开始捆麦捆子,女人提前回家做饭,那些日子做饭就要比平日好些,这是一年人最辛苦的时侯。平时那怕吃差一些也无所谓,丰收大忙季节不吃几顿油炸葱花子揪面,连自已都对不起了!当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挣扎着坐到自已家的街门道里,真是又热又渴,饿的发慌!当一锅飘着油花、香气扑鼻的揪面片端到跟前,那个香呀、那个味啊用文字简直不能形容!吹着过道的凉风、伴着一盘水箩卜丝儿酸莱,一碗又一碗的油炸葱花揪面越吃越香!又香又解饿!当爱不释手地吃上六七碗后,肚子也饱了、人也香醉了!随手再躺在飘看凉风的门道里,伸几个懒腰、睡上一觉!那个美啊、那个舒服!现在的人那怕天天吃肉也觉不出当年那种滋味、那种感觉、那种使人想起来就醉心的舒服!城里人早上起来,讲讲卫生就开始了吃早点,过去农村听到个吃早点,还莫名地感觉有点洋味。其实现在家乡的人也早已把吃腰食改称吃早点了,如果家中来个客人你再让他吃腰食,那反倒惹出笑话了。吃腰食″这个叫法也许将成为一个永远消失的话题了!人们常怀念家乡的时候,总会念叨家乡的风味!家的味道、家的感觉只有在离开了家乡的时候才是那么的怀念、那么的香浓!当年那种刻骨铭心的记忆、那种梦里千回梦转的酸甜苦辣,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才更显得是那么清晰、那么逼真、那么地让人回味无穷!也是那么地更让人思念故乡!深深地怀念那失去的味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72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