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乡村记忆博物馆筹建人王雄德

有这样一位优秀退役军人,他胸襟开阔、立志高远、青年时代,投身军营,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曾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在抗洪救灾中冲锋在前,荣获过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2次。如今,凭着军人特有的顽强意志和一腔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建成了我县第一个乡村记忆博物馆,为民勤留住了浓浓的乡愁记忆!因为他,民勤又多了一张对外宣传的靓丽名片;因为他,民勤儿女又多了一个忆苦思甜、滋养初心、休闲娱乐的好地方。他就是乡村记忆博物馆筹建人王雄德。

收藏民俗文化遗存是王雄德毕生的爱好,为它们找个好的归宿是他多年的梦想和夙愿。多年来,王雄德跑遍多个省份的大小村落,找寻每一件适宜收藏的物品。寻找收藏的历程,有惊有喜。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收藏了多件藏品。在年8月开工建设了民勤第一家乡村记忆博物馆,披星戴月、废寝忘食,经过一年的艰苦拼搏,乡村记忆博物馆于年7月开始向社会免费开放。

民勤县乡村记忆博物馆负责人王雄德:“乡村记忆博物馆的初衷,就想着把我这个爱好,收集下的这些东西给民勤的子孙后代传下去,让老年人在这里找到乡愁,找到那种情结,找到过去的回忆,年轻人学习那种精神,从中感受过去的生活多么的来之不易。”

在运行不满一年间里,乡村记忆博物馆边开放,边建设,不断补充,不断完善。先后成立了民勤县沙井子民俗村、民勤县沙井子红色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陌上春秋农民剧团等专业小团队。

博物馆自年时7月开馆至今,累计接待省内外游客72万人次,签约旅行社7家。接待市县学校师生研学团队32个,1.2万人。承接单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团队47个,人次。接待县内外单位主题教育次,人。接待省内外新时代农耕文明教育人次。文艺演出32场,放映电影17场,民间传统体育比赛19场,文企联谊会7场,爱心捐助专场晚会2场,农业科技专题讲座3场,民间民俗工艺展1场。随着参观游览人数的不断增多,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务工就业,博物馆的公益属性和社会效应进一步凸显。

民勤县乡村记忆博物馆负责人王雄德:“始终我感觉在自己身上还能找到军人的影子,我没有大的本事,就靠一股子精神,就靠一股子拼劲,把军人作风始终贯穿人生,贯穿在后代的培养和教育中,贯穿在自始至终的工作中,军人的特点是啥,就是血性、担当、作为这就是军人的特点。”

如今,乡村记忆博物馆被确定为我县党员干部初心教育基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农耕文明教育基地,被县教育局确定为青少年民俗乡情研学基地,被县委党校确定为党员教育教学点。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走到哪里,王雄德爱家乡的初心没有改变,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他曾经是一个兵,现在仍然是一个兵,花甲之年,为民勤人民做点事,无怨无悔。

记者陈凯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214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