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

中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7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全国共医院参加年度绩效考核,约占医院总数的64%。《通报》显示,一方面,医院救治能力和临床诊疗过程管理水平仍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年,医院门诊和住院次均医药费用按可比价格计算,增幅分别为7.49%、6.39%(可比价格是指根据年度消费价格指数进行调整,扣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后的价格),与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门诊和住院次均药品费用按可比价格计算,增幅分别为2.79%、0.42%,较年均有所下降。

全文如下: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按照《关于加强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3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年我委组织相关单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下,稳步推进全国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现将年度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通报如下。

一、稳步推进绩效考核工作

经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全国共医院参加年度绩效考核,约占医院总数的64%。其中,医院家(医院家,医院家),约占当年全国医院总数的65%;医院家,约占当年全国医院总数的60%(见图1)。与年相比,医院数量增加家,其中新增家,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北、西藏等省份,因合并、升级、撤销等原因退出考核72家。

图1参加年度绩效考核的医院数量分布

在延续既往工作机制基础上,根据新冠疫情防控不同阶段的要求,稳步推进相关工作。一是根据最新文件要求,进一步细化指标内涵、说明和意义,持续优化考核参照体系,按时开放医院数据填报与质控功能,搭建数据安全防护网络,提升数据采集使用全过程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二是组织专家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指标解读、集中答疑、填报指导,并重点开设了有关病案首页填写、编码等专业培训课程。累计开展培训8场,培训人次数超10万,多渠道收集各类问题余个,发布答疑手册5期,医院管理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及业务能力。三是积极探索数据质量提升的工作方案,在多源数据比对基础上,发挥大数据计算和稳定专业团队优势,组织专家开展4轮数据质控和分析工作,向医院反馈相关数据问题并指导改进,并应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进行计算分析。

二、结果分析

根据参加考核的家医院数据,分析年度医院指标监测情况。具体结果如下:

(一)医疗质量方面。年,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9.39DDDs,较年下降1.57DDDs,达到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不超过40DDDs的要求,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过40DDDs的医院比例与年相比基本持平;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金额占比与年相比略有下降,但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提高了1.47个百分点;重点监控药品(依据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收入占比为2.08%,较年下降3.55个百分点,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占比达33.8%,提高1.21个百分点。

参加省级室间质量评价的医院比例为94.38%,较年提高0.1个百分点。医院省级室间质量评价临床检验项目的参加率中位数为89.66%,合格率中位数达94.01%,较年均有所提高,为进一步推动省内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奠定基础。医院也存在参加率较高,通过率较低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提升实验室检测质量水平。

(二)运营效率和内部管理方面。年,医院人员经费占比、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分别为39.53%、29.98%,略有提高。万元收入能耗支出为.03元,较年减少12元。

截至年底,医院中,共有家医院参加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参评率较年提高近6个百分点,平均级别达2.59级。医院中,69.10%的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级别达到3级及以上水平,占比较年提高近30个百分点。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级别为2级及以下水平,处于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起步阶段,有待实现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其中有6.75%的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为0级,即电子病历系统尚未建立,医院运行相关工作基本处于手工记录阶段。

(三)持续发展方面。年,全国医院医护比为1:1.56,较年有所提升,已达到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提出年达到1:1.25的目标要求。紧缺医师(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占比与年相比基本持平,医院未配备重症医师,医院未配备病理医师。医院的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占比与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但仍有约10%的医院无人才培养经费。

依据相关病种监测情况,对参加考核的各医院的专科能力进行评价。年医院专科能力整体得分较年有所提升,山东省、河南省的二级医院中,专科能医院数量相对较多。相比之下,不同区域、医院的专科能力仍然存在一定差异,如仍有个别二级医院科室设置不齐全,同一专科下医院收治的病种覆盖范围和疑难程度存在差异。

(四)满意度评价方面。年,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为85.23分,住院患者满意度为89.87分,较年均有所提升。相比之下,门诊患者对环境与标识、挂号体验、隐私方面满意程度相对较低,住院患者对出入院手续及信息、饭菜质量、环境与标识方面满意程度相对较低。医院仍需要持续巩固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成果,在合理布局院内结构、明晰引导标识、提升挂号和出入院手续办理的便捷性、加强隐私保护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医务人员满意度为76.13分,与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相比之下,医务人员在同级同事关系方面满意程度较高,在薪酬福利、工作内容与环境方面满意程度相对较低。医院需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置与薪酬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体现岗位职责的薪酬体系,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持续提升医务人员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五)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医院。年,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防止交叉感染,保障正常医疗秩序,各地积极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服务模式和就医流程,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一方面,医院救治能力和临床诊疗过程管理水平仍在不断提升。年,住院患者中实施微创手术和三级手术的患者数量进一步增加,手术患者中实施微创手术和三级手术的患者比例均较年有所提高(见图2)。参加考核的全国医院总体病例组合指数(CMI值)相当于年的1.06倍,反映出医院收治患者的疾病疑难复杂程度有所提升;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为0.%,与年相比有所下降。

图—年医院出院患者手术开展情况

另一方面,年,医院门诊和住院次均医药费用按可比价格计算,增幅分别为7.49%、6.39%(可比价格是指根据年度消费价格指数进行调整,扣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后的价格),与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门诊和住院次均药品费用按可比价格计算,增幅分别为2.79%、0.42%,较年均有所下降。年,全国医院的财政拨款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22.02%,较年增加9.76个百分点,增加的部分主要为疫情防控的专项补助;财政基本拨款收入占医疗活动费用比重为8.16%,较年增加0.82个百分点。年,医院医疗盈余率平均为-0.66%,较年下降2.73个百分点。医疗盈余的普遍减少,与医院为确保疫情防控和日常诊疗同步开展,加大防控投入、运行成本增加等因素有关。医院出现亏损情况,医院的比例较年增加16.75个百分点,在医院中,7.51%的医院资产负债率超过%,49.53%的医院资产负债率超过50%。年,医院长短期借款类债务占负债总额的比为29.22%,较年有所增加,长短期借款债务风险增大,运营风险较高。

三、下一步工作

(一)进一步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各地要对辖区内医院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总结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成效,总结管理经验,加强宣传引导。一是有针对性地指导医院提升病案首页数据质量和数据管理能力,补齐医疗服务、运营管理和持续发展中的短板,合理配置院内资源,重视专科能力建设,加强精细化管理,调整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方案,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有效兼顾疫情防控与正常医疗服务,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群众正常看病就医需求。二是通过改进绩效考核反映出的问题,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落地见效,引导医院通过医疗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的提升,落实功能定位,医院管理制度,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明确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二)优化医院发展的外部环境。医院性质、等级规模、发展阶段、学科特点等不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和支持政策,巩固对口支援工作成果,推进医联体内管理和技术同质化发展,通过“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提供支持。二是加强部门间统筹协调,落实地方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尤其要注重研究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合理补偿机制,并加大补偿力度。建立健全灵敏有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合理确定、医院薪酬水平,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工作,优化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形成更加有利于医院建设发展的政策合力,医院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运行新机制。

(三)扎实做好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各地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和大数据思维,医院绩效考核涉及的数据进行跟踪分析和综合挖掘,为医院改革、医院管理制度、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医院建设管理考核等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数据基础,推动实现卫生健康领域基于数据的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和服务高效化。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年6月17日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228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