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纳百川
九月二十六日雨
从陇南走向武威
早上起床,陇南还笼罩在细雨中。与国内其他三四线城市一样,陇南城谈不上陈旧,也谈不上现代,高楼鹤立鸡群,低房印记历史,整个城市处于高山峡谷之中。
山上没有长树,尽是低矮的野草。山坡很高很陡,从山顶到山脚,有一丘丘如梯田的痕迹,每丘田地不是很宽,却很细长,如果是梯田,:那确实能给人一种震撼的视觉。估计,这些田地过去是耕种的,或许是为了保持水土,山上便不再耕用。
陇南城边有一条河,河床宽约十米左右,叫白龙江,是长江支流嘉陵江的支流。有水便有灵气,用山青水秀来形容陇南,她确实不愧是甘肃的江南。
虽然有细雨,山上却并没有大雾。山体非常清新,雨润过后,细草更如嫩绿,十分养颜。
陇南往下走的峡谷不宽,河两岸半山中不时可见薄雾冉冉升腾,也许是山体太大,薄雾就在那些大山边稀稀拉拉地浮着,却始终无法聚拢起来合成一团,看起来又像峡谷中飘着朵朵白云。
白龙江下游河岸密集地聚集着一些村庄,红砖灰瓦白墙,飞檐户户都有,低房遍地都是,与我们南方的高楼大厦反差虽大,倒也精致,成为一种地域标志。这些房屋并不是住户们舍不得花费,应该与北方气候有关,利于防风防雪积压和保暖。
年轻的时候,一个纵步,我应该是可以在这些房屋间里飞檐走壁的,可惜不在古代,埋没了大侠的风范。而今乘车自驾,虽也豪迈,却不敢自恃仗剑走天涯。天地容万物,时代造就人,人类演绎或许就是如此。
行车约半个多小时,经过宕昌服务区,两尊红军雕塑像吸引了我们的兴趣,正待想百度了解,“哈达铺”的指示牌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哈达铺是一个镇,是处红色教育基地。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打下天险腊子口后就占领了这里。
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开始长征,原本是准备到湘西与贺龙、任弼时、肖克、王震领导的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因湘江之战死伤过大,红军遵义会议后,转折进入贵州云南,但最终去向一时没有明确的决定。
当时,红军惫于征战,信息是很闭塞的,因此,毛泽东主席下令,每拿下一地,要战士们尽量收集报纸等,以供中央了解国内形势,作出决策。哈达铺打下后,主席看到收集的旧报纸上登有刘志丹等领导的陕北红军消息,乃决定去陕北与刘志丹汇合,最终明确了长征的目的地。
哈达铺是红一、二、四方面军长征都经过的地方,红军总部也曾驻扎于此,因此,这个地方对于中国革命有着非凡的意义。我站在哈达铺的土地上,缅怀历史,不奈想起红军艰难的峥嵘岁月。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幸福的生活之中,我们应该崇敬那些为了中国人民自由富强而贡献自己人生的无数先烈。
从陇南到岷县,峡谷两边漫山长满了小權木,仲秋过后,有的树叶泛黄泛红,装点了迷人的色彩,引得我们在车上的人们不停地指指点点。在甘肃这个地方,有这一片江南景色,确实十分难得。
渭水的源头发源于这里,因而,生出了一个渭源县,属于甘肃定西市,与陇南市的岷县交界。渭源县的景色夹山区、高原、草原于一体,比陇南秀气的山水多了一份粗犷。大山之上是粗大的杉木,粗壮的树枝上挂着一个个硕大果实般的松球。杉木林下是缓坡,坡上遍地嫩绿的野草,成群的羊儿在山上悠闲地拈花惹草,全然不顾来来去去过往的人们。
我们到达渭源时,天气渐渐晴朗,走过这片峡谷,心境十分的美爽。
兰州郊外的山确实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许多地方,光秃秃的山上连草都难得长出几根。不过,一些地方比前几年我到的时候要好得多了,这足以证明,人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个人认为,如果禁牧到位,坚持种树植草,保持水土,不用几年,一些山上一定会满目青绿的。
我祝愿这个地方一定会更好,因为,每次到来,都能给我开心的感觉。
这一带,有一个地方令我念念不忘,那就是武威。武威是个地级市,古称凉州、姑臧,也称雍州等,是河西走廊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武威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南部为祁连山区,海拔一米之间。西汉,霍去病击败匈奴后,为显示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西汉政府便在原休屠王的领地上置治武威郡,名字一直沿续至今。
武威令我难忘,是因为这是我的祖居之地,古时的武威郡设在现武威市的民勤县,中国石姓有一支郡号为“武威堂”,我们湘西苗族也有一支,花垣排料一带石姓就是武威堂的人。我们是从武威这个地方出来的。祖辈经历数千年迁徙,走得越远,心中愈是永远记念祖居之地。前些年,我还与几位同宗相约回来看看。如今亲临这片土地,刹那就有回到故乡的亲切。
武威,也是一片好江南,我感恩我的先祖,尽管不知道哪处黄沙中有他们的忠魂忠骨,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润育了我们,使我们顽强地走向四方,足以彰显他们伟大的基因传承,让我灵魂感动万分。
晚上,我们住宿武威前面的永昌县城,这一夜,我梦见先祖们,或在旷野中挥戈驰骋,或在草原上赶着成群的牛羊,或在那一片片连绵的玉米地里,起伏无边的缓坡之间祥和生活,抬头阳光千丈,环顾彩霞无边……
(海纳百川年9月27日初稿于永昌、张掖成稿)
(待续)
封面湘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