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非遗丨民勤小曲戏省级

民勤小曲戏是流行民勤城乡的曲牌体地方剧种,是民勤最具代表性、最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勤小曲戏最初称镇番小曲,因明清时民勤县名“镇番”故名。民勤小曲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起源于明初,形成于清初,兴盛于清代和民国时期,民勤小曲戏流布于民勤境内,清中叶起,流传到河西地区和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等地,对这些地区的小曲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年6月民勤小曲戏被确定为第二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项目,属传统戏剧类项目。民勤小曲戏剧目众多,丰富独特,已知名的有百余种,先后记录到的有50多种,经整理加工的有20多种。属独有剧本20多种,剧目有上百种,特有剧目多,独幕折戏多,神怪狐妖戏多,贤良义士戏多,如《二瓜子吆车》《打懒婆》《怕老婆顶灯》《赃官告状》等都是西北地区少有的剧目。民勤小曲戏的音乐是在民勤民歌与内蒙河套地区民歌“两调”“二人台”等的基础上,吸收晋、陕、江、浙移民带来的民间小调而形成,属于曲牌连缀体制;民勤小曲戏的唱腔属联腔体,由众多的曲牌连缀而成。曲调丰富,有多种曲牌。演唱一般均用本嗓(即真声),个别调如扬调、花腔等采用真、假结合混合的演唱方法,独特之处是有些唱腔的结尾或中间部分采用“接声”(即帮腔),可达到特殊的演唱效果。民勤小曲戏的乐队伴奏分文武场面,文场乐器主要有大头板胡(亦称曲胡)、阳调板胡(四度弦)、三弦、二胡、低胡、笛子等,主奏乐器为板胡与三弦。武场乐器主要有板鼓、牙子、梆子、四页瓦、飞子(碰铃)等。后来逐步增加了扬琴、唢呐;鼓、锣、铙钹、堂鼓、吊镲等。民勤小曲戏的表演带有地蹦子社火特色,男角唱时蹦蹦跳跳,女角唱时摇摇摆摆,善用扇子、手帕等小道具做戏,故人又称“地蹦子”。服装多因陋就筒,以生活服装代用,但也有一定的规制:男角着长袍,外罩红或兰色短大襟棉袄,腰围裙带,头戴“凉壳”或“缨帽”,官宦披各色绣袍,戴官帽。小生于白上衣之上套黑色或兰色背心,老旦围裙,套青袄,梳刘海;正旦着红或绿大襟袄,下着花裙,头梳髻,别簪;富贵者插各色花,带昭君裙,两翼插蝶翅白纸花;小旦一如正旦,惟脑后垂大辫。民勤小曲戏角色。旦行,分有正旦、小旦、老旦、媒旦(又称手帕旦、妖旦)等;生行,分有老生、须生、小生、贫生等;丑,有大丑、小丑之别;净,分大净、二净,以移植秦腔剧目为多见,小曲戏自有剧目很少有净角。民勤小曲戏班社艺人。清代有胡兆痒戏社、陈友生容尤堂,民国时期有和盛社、徳俊社、泰和社等。著名艺人有胡兆庠、陈友生、常清秀、刘发杰、曹开兴、张汲三、高培阁、周玉文等。民勤小曲表演风格独特,曲调丰富多样,唱腔优美动听,语句通俗幽默,道白多用民勤方言,恢谐通俗,亲切感人。表演带有“地蹦子”秧歌舞特色,动作滑稽自然,具有独特的地方艺术特色。服装化妆简单,有塞上民族融合特色,化妆无固定谱式,仅略施脂粉而已。民勤小曲戏的起源、发展、成熟和传承、衰微,典型反映了中国地方戏曲的发展历史,是中国西北地区的“活化石”。民勤小曲戏与民勤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深刻影响着民勤人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民俗风情,剧目内容多以惩恶扬善、规劝孝道为主。民勤历史上移民区,小曲戏融合各处的地方特色、人文观念、表演技巧,风格活泼,异彩纷呈,被戏曲专家赞誉为“兼具北风南韵,流传西北五省”,对于研究南北地方戏曲融合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民勤小曲戏口口相传,代代传唱。田间院落,都是舞台,演员多为农民,农忙务农,农闲演戏,男女老少,皆是演员,是一曲植根人民心灵的梨园绝唱,一种普通群众喜爱的“草根”艺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百姓舞台。建国后,民勤小曲戏在音乐,表演、唱腔等方面经过挖掘,整理,改进,提高,曾多次赴省、地、县汇演。民勤县文化馆干部李玉寿、于竹山、党寿山等人开始搜集、整理民勤小曲戏剧目,至年,已收集到60余个曲目目录,唱词抄本40余篇,并编印成册。目前,民勤小曲的演唱活动仍在当地活跃进行。民勤小曲戏没有专门的演出团体,也没有专业的培训机构,业余教唱成了传承的主要方式,限制了人才的培养。民勤小曲戏曾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多次参加省、市级文艺汇演。年参加甘肃省第二届百姓小品艺术节获廉政作品奖和表演二、三等奖。年参加甘肃省第四届戏剧“红梅奖”获二等奖。多次参加市级文艺汇演获一、二、三等奖。民勤县文化馆多年来持续开展春节戏曲调演活动。年以来,联合省、市文化馆,连续举办了四届民勤小曲戏艺术节,举办了民勤小曲戏骨干培训班。成立了民勤小曲戏传习所,编辑出版了《民勤小曲戏》。来源:武威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626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