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北海之说,自《汉书·李广苏建传》始。北海在何处?一般历史书都说是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也有人说是今民勤县的白亭海一带。白亭海位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北部湖区,即今民勤县东北红沙梁、西渠、东镇一带。白亭海,原名休屠泽,为石羊河的尽头,唐朝曾于其地置白亭军,故名白亭海。
苏武牧羊之地,到底是属于俄罗斯的贝加尔湖还是民勤的白亭海?
先说苏武。苏武(前-前60年),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汉代郡太守苏建之子。武帝天汉元年(前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威胁利诱,欲使其降,不从,迁其北海边牧羊。至始元六年(前81年),获释回汉。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去世后,被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以彰显其节操。今民勤县城东南有苏武山,相传是苏武牧羊之处,这里流传着许多有关苏武牧羊的动人传说。
从历史上看白亭海无疑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可是,湖泊已随历史而去,只剩了无边无际的盐碱地。惟一能证明这曾是泽国的只有一些芦苇和满地的细小贝壳。据历史地理考查,先前的白亭海边,湖水一片湛蓝,由于白亭海湖水的充足,白亭海湖区一度是民勤最富有的地方。著名的苏武山,相传是当年苏武牧羊的地方。千百年前这里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袤草原,山下的“羊路”这个地方相传就是苏武的羊群在草地上踩出的羊肠小道。晨曦初显,苏武赶着一群羝羊,手持汉节登上山顶仰望长安;皓月当空,苏武与羊为伴思念故乡。风沙撕破了他的衣裳,岁月染白了他的鬓发,连白亭海的水也干涸了,在海边留下一条长长的羊肠小道,到今天这块地方叫做“羊路”,即民勤县羊路乡。年,撤销羊路乡,合并于新河乡,再后来新建苏武镇。
我们从中国历史教科书知道,汉武帝元狩二年(前),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征战河西,大败匈奴,之后置武威等河西四郡和两关(玉门关、阳关),河西完全归属汉朝版图。当时的民勤属武威郡,汉朝不仅完全占领,肯定还有驻军。如果说匈奴让苏武在民勤牧羊,不就等于把苏武送回汉朝了吗?或者说是霍去病征战河西根本就没有打败匈奴拿下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也没有开通。如果这样,中国历史就得重写。“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一首《匈奴歌》,仅四句二十四个字,以极为哀婉凄凉的语调,表达了匈奴对故土、对生活的眷恋和热爱,以及失去故土的困苦、悲愤与绝望,你还能说这里还是他们(匈奴)的领地吗?
苏武牧羊的事迹家喻户晓,其流放地早有历史定论。历史上,民勤地处多民族争战、争夺的前沿,战争较多,特别是“有明以来,边锋屡警”(民勤《□□将□□公□忠记》)。出于对英烈先贤的尊崇和爱戴,出于“国家崇德报功之举,推重忠臣烈士”(同上)“褒忠旌节,风励臣工”(民勤《重修蘇公祠記》)的社会道德建设,民勤历史上建有蘇公祠,刊立《重修蘇公祠記》碑、汉中郎将苏武牧羝处碑,另有苏武山、苏武庙及其题咏诗词楹联,当今还修建了苏武广场并立碑记,碑阴为汉白玉苏武牧羝浮雕图。乾隆年间,镇番知县王赐均撰写的《建置书院碑记》中也曾提到创建苏山书院是受到苏武精神的感染。
民勤人民敬仰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在苏武山修建了苏武庙,怀念这位忠臣,同时也祈求神明保佑大地丰收,畜群平安。上世纪50年代初期,苏武庙门还香火兴盛,庙前的骆驼、牛羊交易市场也是一片繁荣。今天的苏武山依然秀美,山上中国道教协会捐资建成了千亩生态林基地,重修了苏武庙;山下阡陌纵横,良田万顷,国有苏武山林场建成了万亩苏武葡萄庄园,民勤县以苏武山为中心,辅之以红崖山沙漠水库、宋和万亩林场、瑞安堡庄园、三角城人工沙漠生态治理和沙漠探险,建成了独具西部大漠特色的一条旅游风景线,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让我们共同追寻民勤的苏武足迹——
明永乐七年(9),镇抚司李名募资创修苏公祠,刻《苏武山铭》:“高山仰止,勒石岩然。上多美景,下有飞泉。名花勃勃,芳草绵绵。古祠高树,黄河盘旋。吞毡啮雪,皓首苍颜。羊归陇上,雁断云边。持旄节而不遗,叹帛书之难传。回日原非甲帐,去时乃是丁年。老骨浸胡月,孤忠吊南天。白亭留芳名,麟阁表云烟。一生事业,谁敢争先?”“苏武山铭”,民间又称“百字铭”。碑已佚,铭文引自《武威地区志·艺文卷》。
苏公祠,据《五凉全志》记载,在镇番县城内西北,供奉西汉武帝时的名臣苏武,今已不存。今存民勤县博物馆的《重修蘇公祠記》,立于清乾隆三十四年(),为马昭之孙马瑞邦撰写,记载了重修后的苏武祠的规模格局,并借此表达对先祖及先辈英雄义士的崇敬之情。碑文有“明初建祠,崇祀以金公(金日磾)配享,褒忠旌节,风励臣工也”之句,明确说明了蘇公祠的初建时间及其重要意义。
《汉中郎将苏武牧羝处》碑,刊立时间初步断为明崇祯十二年(),今存民勤县博物馆。碑高厘米,正面竖排楷书“汉中郎将苏武牧羝处”九字清晰可见,左右两旁的文字剥蚀严重,无法辨识,据考分别为主持刊立者职官、姓名及刊立时间。
《□□将□□公□忠记》,疑为“中郎将苏武公□忠记”,刊立时间约为清雍正年间(-),今存民勤县博物馆。作者为张玉将军后代,他以颂扬苏武、金日磾这些永彪史册的忠臣烈士为出发点,概述了前辈御敌保国的功勋。张玉为明宣德年间镇番城守守备、指挥佥事,在宣德十年()的“阿台之战”中阵亡,赐祭赠,配享苏公祠,子孙袭职镇番。
让我们再回归历史。依史书,苏武没有在民勤活动的记载。如果说苏武真的被流放到民勤,那么,汉朝乃至中国的历史将要重写。实际上,在汉武帝雄才大略指引下,骠骑将军霍去病奇兵出祁连,使河西尽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开启了伟大的丝绸之路时代,这里怎么还能是匈奴的栖息地?对民勤现存的关于苏武的碑刻、祠庙等相关遗址及传说、诗文、楹联等,我们可以看作是地处游牧民族与汉民族争夺前沿的当地人民尊崇英雄的一种情愫,且大量出现于明代以后,这与“有明以来,边锋屡警”的历史事实是一致的。
这一时期,在武威修筑有狄青台(故址不详),颂扬狄青的诗词不绝于书。如,明初诗人丁昂的《狄台》诗,表达狄台荒芜、冷落萧条之伤;明代御史徐廷璋的《狄青台》诗,表达凭吊英雄、怀古伤今的情怀;清代邑人张玿美的《凉州八景·狄台烟草》诗展现历史风云、抒发人生思考;清代封疆大吏杨应琚的《凉州怀古》诗语涉狄台,怀古思幽。狄青(8-),字汉臣,汾州西河人。北宋名将。他在北宋对西夏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其战场主要在陇东、陕北、宁夏一带。民间传说狄青西征到达凉州,凉州有狄青台(亦称招讨台),为练兵、阅兵、点将所筑,一说为纪念狄青所筑。《五凉全志》撰修者之一、湖南人曽钧所撰《凉州赋并序》中也有“其古迹,则台名窦狄。”《大清一统志》则更为具体:“狄台,在武威县东五里,相传为宋狄青所筑。”不管怎样,狄青台是真的;但狄青西征并未到达凉州的历史事实也是真的。这些作者并不是不知道这段历史,而是借古喻今,或表达一种对英雄的倾慕之情,或在国家危亡时期表达一种期望、一种预期,这同民勤人民对苏武的感情是一致的,而且也是大量出现于明代以后。
同样,古浪则有“滴泪崖”的美丽传说。说的是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其中十一位战死于古浪峡,只有杨满堂一人突破重围,前去朝廷报告。佘太君闻听悲痛欲绝,亲自前来奔丧祭灵,哭声震撼山河,山神悲鸣之声不绝,滴滴泪水化作粒粒碎石,顺着山崖滚落而下。从此,人们就将这一山崖叫做“滴泪崖”。不仅如此,故事演义得非常完整,似乎都是真的,可以说是古浪版的杨家将演义。然而,依史书,杨家将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对阵交手的主要敌人是契丹族建立的辽国,主要战场在山西雁门关和大同一带,杨家将的主要人物只有杨业、杨延昭、杨文广三人有历史记载,尤其是杨业、杨延昭父子,在当时就闻名天下,其事迹广为传颂,而其他人物却没有清晰完整的记载,只是戏剧、小说的加工渲染,在明代逐渐形成完整版的“杨家将”故事并流传全国各地。全国除武威外,没有杨家将在古浪活动的任何记载,而有明一代“凉州杨家将”的故事倒是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另文专述)。
明朝时期,武威及西北边境,多次遭到北元势力的进犯骚扰,给百姓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破坏。所以,百姓更加追思那些血战报国的英雄,于是,苏武、狄青和杨家将的传说在武威得以广泛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民间加入了许多故事情节,创造出了一个个百姓需要和理想的人物形象。苏武、狄青和杨家将在武威的被尊崇及其英雄故事的流传,反映出武威人民对中华民族英雄的敬仰,凝聚的是中华民族前赴后继、忠心报国的伟大精神,寄托的是追求和平美好生活的希望。这些人物和故事,历史背景相同,相互辉映,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芒。对此,我们都可以看作是地处游牧民族与汉民族争夺前沿的武威人民崇文尚武、尊崇英雄的一种情愫。“苏武廿年持汉节,嫖姚万里拓秦疆”(张玿美)“山川不老英雄逝,环绕祁连几战场”(于右任)。苏武、狄青和杨家将等民族英雄,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大团结、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永远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不必拘泥于历史的真实,应继续挖掘其不朽的精神价值和美学品格,塑造出具有历史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英雄群像。
作者简介王其英凉州文化学者。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长期从事教育和党政工作,曾兼任《武威市志》总编。编著出版《武威金石录》《西部明珠凉州》《可爱的凉州》《凉州历史文化散论》《历代咏凉诗选析》《武威特色文化述要》等多部著作;编辑、修订、通稿地方志和地方文献资料20多部。获甘肃省地方史志先进工作者。
王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