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种瓜讲究的是早种早熟,越早上市价格越高。我的拱棚西瓜6月中旬就能上市,应该能赶上好价钱。”5月8日,甘肃民勤大坝镇小拱棚西瓜种植基地,城近村村民孟有年正忙着给西瓜秧苗放风作业。一棵棵碧绿娇嫩的小小瓜苗沐浴着和煦的阳光茁壮成长,丰收的希望也在这位“老瓜农”的心里萌动发芽。↑村民孟有年正在给西瓜秧苗放风。姜新文摄小拱棚栽培模式是民勤县大坝镇城近村村民总结出的促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拱棚以竹条作为骨架,再用薄膜覆盖,拆装简易,成本低廉,好像撑在瓜苗头顶的一把“伞”。用“小拱棚”促早栽培技术,一方面可以减少春季倒春寒带来的天气影响,另一方面提高温度促使农作物提早萌芽,弥补西瓜市场“空白期”,亩均可实现增收余元。民勤县土质带沙,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种植的西瓜沙甜、味足。该县充分发挥优势,坚持西瓜种植集中连片发展,在大坝镇城近、曹城、田斌3村建设多亩的集中连片拱棚西瓜种植点,形成了大田种植和拱棚种植错时上市的生产格局。小拱棚西瓜种植,是个赶时间的活儿,必须巧打时间差,把握最佳上市期,“赚头”才会更大。城近村的拱棚西瓜4月份移栽,6月中旬成熟上市,正好和露地西瓜成熟期形成错峰销售,市场价格较好。↑“排兵列阵”的西瓜小拱棚。姜新文摄“我今年种植了5亩地的小拱棚西瓜,预计一亩地能收入元,仅拱棚西瓜就可以给家庭带来2万多元的收入。”孟有年信心满满地说。产业发展旺,致富劲头足。民勤县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重点推行“大拱棚+小拱棚+露地”的西瓜种植模式,推动西瓜产业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带动更多的村民走上了产业致富快车道。(经济日报记者李琛奇通讯员姜新文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