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母亲湖碧波万顷,水天一色,青土湖

编者按与风沙鏖战半个多世纪的民勤,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如今的青土湖,芦苇丛丛摇曳,野鸭成群栖息,天鹅展翅翱翔,植被繁盛茂密。在辽阔的民勤沙漠边缘,大漠、绿洲、湖泊构成的美丽图景,满足了人们对古代边塞、田园的想象。“碧波万顷,水天一色”,这是《尚书禹贡》对民勤青土湖的描述,青土湖是当时的十一个大湖之一。干涸的青土湖青土湖,古称潴野泽,西汉初水域面积达平方公里,是水域面积仅次于青海湖的淡水湖泊,水草丰美,风景旖旎。后来潴野泽分为西海与东海,西海也叫休屠泽,当时为匈奴属地;隋唐时期,休屠泽改名白亭海,因为气候条件的变化和上中游用水加剧,水面收缩到平方公里;明清时改称柳林湖,水域面积为平方公里;民国时改名为青土湖,随着石羊河水源减少,又加上游生态破坏严重,青土湖的水域面积逐年萎缩,水域面积只有70平方公里;解放后,青土湖面积逐渐缩小,年,青土湖完全干涸,风情不再,并在湖区形成长13公里的风沙线。关于青土湖,在民间还有个动人的传说。传说青土湖湖中心有一头金水牛,这金水牛是当年唐朝大将军李靖离开民勤时留下的镇湖之宝,是民勤人的福星。因为这头金水牛经常喷水,所以湖中满布芦苇,水鸟结对,鱼虾成群,湖畔良田千顷,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后来,金水牛的名气传到两个外国传教士的耳朵里了。这两个人贪婪成性,他们悄悄窜到青土湖,趁金水牛出水的时候,捞出这件宝贝,连夜向北逃跑。贼人打捞金水牛的消息惊动了岸边居住的一位老农民,他连夜跑去将这事报告给当地有名的武师任毛头。任毛头一听,二话不说,急忙追赶。一直追了三天三夜,才算把两个歹徒追上。经过一场恶战,终于打败了那两个强贼,夺回了金水牛。任毛头把金水牛抱回来,想来想去觉得放在湖里不太牢靠,于是在湖岸北崖山上的寺院里修了一座金牛祠,祠内凿了一个石匣,把金牛藏在里面,只留牛头在外,牛嘴直冲湖口,让它继续喷水,石匣上竖立着一根神枪。这神枪可非同小可,一到晚上,就会大放灵光。若有人触动石匣,神枪就会发出警报。任毛头还派徒弟轮流看守,一有动静,立刻撞钟报警。外国教堂的洋牧师果然不肯善罢甘休,派武士不断前来北崖山偷盗。前后一共九次,都没有得手。最后经过密谋策划,派一个大力士来东湖镇摆了一个擂台,公开扬言,要和任毛头比个高低。任毛头决定出面惩治那个狂妄之徒,三大渠的乡亲们都来为任毛头助威。就在任毛头和大力士打得难解难分之际,洋牧师却带着一个法师偷偷地跑到北崖山上,推倒金牛祠,闭住神枪的灵光,砸开石匣,抱出金水牛逃走了。任毛头听到消息,带着徒弟,分头紧追。一直追了七八天,最后到达边境,还是没有踪影。任毛头由于气愤郁结,再则昼夜兼程,在回家的路上,为保护金水牛而献出了生命。金牛祠虽然倒了,可那杆神枪还是突兀地立在北崖山上,远远就可望见,于是人们便把北崖山改称“枪杆岭”。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现在。青土湖,由于没有金水牛喷水,渐渐干涸,到现在竟成了一片盐碱荒滩,寸草不生。青土湖治沙纪念塔青土湖,被民勤人民誉为母亲湖。母亲湖的湖水干涸之后,生态恶化,风沙肆虐,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以不可阻挡的合拢之势,欲将楔入两大沙漠之间的绿洲吞噬,淹没。民勤,就此成为了全国四大沙尘暴的策源地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前,约有26万亩农田受风沙灾害,60多个村庄被沙压,每年约2.3万人迁徙他乡。年,这里被专家学者判定将在17年后消失。失去生态平衡的巨大代价,让民勤人深深懂得,要像珍爱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母亲湖。从此,刻不容缓拯救母亲湖,成为民勤人民的第一要务。沧海桑田,方显英雄本色。“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由此成为全县乃至全省人民的共识。年底,石羊河流域生态治理拉开了序幕:禁止开荒、禁止打井、禁止放牧、禁止乱采滥伐、禁止野外放火等措施全面落实。关闭机井,压减耕地,工程压沙,人工造林,围栏封育等各项治理要求严格实施,并有计划地逐年向青土湖下泄生态用水。与风沙鏖战半个多世纪的民勤,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年,干涸了半个世纪的青土湖重现碧波,至年,已形成26.6平方公里的水面,青土湖水域面积开始逐年递增,区域生态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地下水位也开始不断上升。重现的水域,让这片枯竭了半个世纪的土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曾经肆虐的流沙,渐渐放缓了脚步;两大沙漠想要“握手”的愿望,从此落空。如今的青土湖,芦苇丛丛摇曳,野鸭成群栖息,天鹅展翅翱翔,植被繁盛茂密。在辽阔的民勤沙漠边缘,大漠、绿洲、湖泊构成的美丽图景,满足了人们对古代边塞、田园的想象。如今的青土湖作者简介:李元辉,甘肃武威人,先后在《甘肃日报》《民主协商报》《贵阳晚报》《未来导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历史文化类文章三百余篇。近百篇文章被《凤凰网》《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新媒体平台转发。年由线装书局出版诗文集《诗文话天马故里》(与西木合著),年,由团结出版社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汗血宝马》,参与编撰《村口有棵大槐树》《凉州宝卷之方四姐》《凉州会谈》等影视剧、舞台剧剧本。现供职于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来源:凉州文化研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624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