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就是要经得起磨练,只有经历破茧而出的痛苦,才能有化蝶起舞的一天。救死扶伤,义不容辞!”
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并迅速席卷全国,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同时也是急诊科主治医师的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倪杰,在看到所在培养单位组建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消息后,顾不上与家人的团聚时光,医院党委主动报名,并于2月13医院领导电话后,即刻出发奔赴武汉。
匆忙整理行李、剪短头发,跟家人、同事、导师告别,倪杰踏上了奔赴湖北的路途。在湖北的日子里,重重口罩下头晕胸闷,汗湿衣襟,双手脱皮,护目镜压得眼眶周围伤痕累累,她都无所畏惧。每次只有在下班时脱下防护服时,她才发现浑身都已湿透。“看着患者经过治疗转危为安,我心里会特别高兴,我们来的目的就是医院,回归平静生活。”
“也正是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我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和中国精神!我也深知,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我应该挺身而出,让青春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烂之花。”倪杰说。
每一个人都曾经历过青春岁月,那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而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祖国,让青春绽放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近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发布年“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于婷婷、刘智卓、李莎、李海超、余汉明、单思思、赵东、闻健、倪杰、崔译文10名在校大学生被评为年“最美大学生”。
“早一秒拿到抗体,就能多一分战胜新冠的把握。”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单思思已经连续工作了近一年时间,她所在的张林琦教授课题组,在疫情暴发初期,立刻组建了新冠科研攻关团队,刚放假回家一天的单思思第一个报名参加,收拾行李,日夜兼程赶回实验室投入工作。
在无数次的失败后,单思思和团队成员已经解析了病毒与蛋白结合的关键结构,成功分离和评估了多株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及其编码基因,目前已经完成动物实验,正在开展人体临床试验。
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调研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关工作。单思思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演示了新冠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当习近平总书记询问科研攻关工作是不是由博士生承担的,单思思自豪而坚定地答道:“是的!”
而在社区抗疫一线,大学生的身影同样无处不在。
“00后”小伙余汉明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的本科生,在新冠疫情来袭时报名成为武汉中山社区一名防疫志愿者,为多户家庭提供买菜跑腿、上门送药等“代购”服务,未来飞行员化身成了“余师傅”。
刚开始报名志愿服务时,父母有很大顾虑:“你正在读飞行员班,身体比什么都重要,万一感染了,后果不敢想象。”后来,他反复给父母做思想工作:“我们青年学生就是要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时候,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父母非常感动,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44天,每天1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余汉明最终用自己的热情和力量为武汉疫情防控做出了一份贡献。
无论是在西北荒漠还是辽阔的海洋,到处都有青春奋斗的身影。
在祖国的大西北,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刘智卓用自己的行动换来了沙漠中的绿洲。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曾经这里的沙漠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吞噬着小城。年夏天,刘智卓带领八个同学来到沙漠,他才发现,这里远比想象的荒凉、贫困。白天治沙,顶着烈日,提防沙暴;晚上只能住在临时扎起的帐篷中。每次从沙漠出来,他几乎都会因为缺水和上火讲不出话,皮肤也因为曝晒蜕皮。
五年间,刘智卓带领“绿格”公益项目从最初九个人发展到如今近八百人,招募范围拓展到全国三十多所高校。共计固定黄沙两千余亩,造林三千余株,“交大林”开始在大漠扎根。
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李海超用自己的科研能力助力海洋国防。
李海超从小就喜欢披戴神秘色彩的海洋世界,对航行在广阔海洋里的舰船好奇满满。为将自己的兴趣爱好转变成事业,他于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我国船海名校哈尔滨工程大学。几年来,他在科研工作中紧密围绕国家高端装备及国防建设需求,依托学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一流学科,深入开展舰船结构振动噪声预报与控制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在科研过程中,他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扎根在“海洋强国”战略中。他在导师带领下,聚焦船舶减振降噪卡脖子技术难题,创新性改进了舰船结构振动噪声预报评估方法,解决了结构与材料复合声振分析难题。目前,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系列国防装备振动噪声快速评估,为舰船装备论证决策提供了技术保障。
“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科学的高峰还很陡峭,相信只要一如既往地坚定信念,他可以把青春的乐章谱写的更加华丽动听。”李海超说。
大学生们的“青年力”也为大山深处、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带来了改变命运的希望。
年7月,抱着帮更多孩子走出大山的初心,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届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李莎踏上了支教路。然而,一场意外事故将她21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支教路上。
李莎生前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小学支教。那里路途遥远,从县城到家访学生家中,车程要一个半小时,加上徒步两个小时的崎岖山路,翻山越岭。支教期间,李莎除承担两个跨年级、跨学科的教学工作外,还担任了班主任助理,并协助开展学校行政办公室工作,运营着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