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闫琴雯
推开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苏武镇西湖村一扇朱红色的大门,院落寂静,朝东的一间房是十里八乡有名的马家皮匠传人——马继光和老伴儿住的地方,房间里有些淡淡的属于动物皮子特有的气味儿。
民勤皮活制作技艺独具地方特色,工序相当复杂。民勤县文化馆供图
今年73岁的马继光是马家第五代皮匠,也是甘肃省级非遗项目民勤皮活制作技艺武威市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做的皮具通常会用毛笔写上“马皮”二字。这两个字让很多人误以为皮具是用马的皮做的,其实是由于马家祖辈一直传承着这门手艺,久而久之,四邻八乡就不叫他的名字了,“马皮”这个称呼被叫响。
民勤皮匠分为两类,一类是白皮匠,专门加工皮衣、皮袄、皮帽、皮褥等衣物,所用皮料有狐皮、狼皮、兔皮等,而用得最多的是羊皮;另一类是臭皮匠,又称大皮匠,用骆驼、牛、马等大牲畜的皮料制作生产生活器具,马继光祖辈就是大皮匠。
“家里就是做这个的,十几岁我就经常给父亲搭手帮忙,不用刻意学,看着也就会了。”马继光说。
十来岁的小伙子脑子灵光,父亲沤皮子耗费的时间长,马继光摸索着用化学材料改进工艺,把时间缩短了一大半。“灵活一点,才能把这个手艺留到现在。”马继光说。
马继光(右)展示制作皮具的各类工具民勤县文化馆供图
地处农牧区交界,三面环沙,冬寒夏热……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农牧并举的生产模式、民族融合的生活习惯,使得民勤皮活制作技艺独具地方特色。最辉煌的时候,马家皮坊的皮具供不应求,从农具、皮衣,到一些工序复杂的小皮具……只要是马家出品,就是品质的保证。
“家里已经很久没做过皮活了!”现在,马继光把制作皮具的器械都收了起来,一层细细的薄灰盖在上面,诉说着一个时代的落幕。机械农业的进步对于这门手艺来讲,是一种颠覆式的“入侵”,手艺人的落寞令人唏嘘。
“现在耕田种地,里里外外用的都是机器,不用牲畜种地,能用到皮具的地方也少了。”马继光拿着一圈儿皮制的弓弦慢慢摩挲,他手里这把弓弦的工艺异常复杂,表面呈淡黄色,粗细均匀,非常有韧劲,但已经没有多少人会做了。
有了文字记载之后,这门失落的手艺慢慢成为一种记忆。杨艺锴摄
马继光介绍,民勤皮活制品种类非常丰富,有生活用品、生产用具、娱乐器材等。制作的器具有大刮刀、半圆小裁刀、锥子、钩针、黄羊角、绳车、绞板、转刀、线扣、扣绳等30多种。材料除各种动物皮料外,还有铁锅、芒硝、石灰、畜物油、水等等。
史料显示,早在年前,皮活制作技艺就在民间兴起,唐宋时期民间广泛应用,明清至民国时期最为兴盛。皮活制作技艺分布于民勤境内,流传于河西走廊,清中期及民国时期,伴随民勤的大批移民外迁,传播到新疆、内蒙等地区。
现在的马继光清楚地知道这门手艺的失落,他把一些记录自己手艺的资料放在盒子中精心保管起来。“希望我们掌握的这些老手艺不要失传,把这些文字资料好好地保存、传承下去,最起码让后人们知道有这门技艺。”马继光的言语间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失落,也有对世代传承的不舍和期许。
来源:凤凰网甘肃频道
END
本文为武威文体广电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