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赋能促发展文旅融合迈新程
——武威市全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链发展综述
武威,中国旅游标志之都、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造就了天生丽质的武威;五凉文化、天马文化、凉州儒学等文明瑰宝,承载着历史悠久的人文底蕴。
生态与传统和谐共存,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漫步武威,如诗如梦,如展长卷。
近年来,武威市落实“三新一高”要求,紧紧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名市目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文化旅游要素品质,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全力打造“5+N”文化旅游产业链,着力构建要素齐全、产业互通、优势聚集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可以说,在全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链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武威唱响一曲曲动人旋律、留下一声声铿锵足音。
项目带动推进景区提档升级
现场机器轰鸣,工人干劲十足。走进武威文庙儒学院遗址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建设现场,处处呈现出与时间赛跑、奋力推进项目建设的动人画面。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儒学公园、儒学文化研习展示区等,目前已完成正房、东西厢房、敬一门基槽土方开挖、垫层混凝土浇筑、基础砖墙砌筑等建设内容。”武威市西夏博物馆副馆长任赟介绍说,通过项目提升改造,将其打造成为传承展示武威儒学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和场所,为武威文庙的保护和合理展示提供有利条件,也将极大丰富文化旅游产业链线路产品,助推文化旅游产业链发展。
项目是发展之基,文化旅游产业链实现大发展,离不开一个个项目的支撑。
今年8月15日至16日,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链项目现场观摩活动举行,大家感受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独特魅力,见证项目建设的火热场景。
从武威沙漠绿洲生态旅游示范区到武威神州野生荒漠动物园,从武威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到凉州会盟纪念馆基础设施项目……一处处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汇聚成一幅气势恢宏的壮丽长卷。
近年来,武威着力推进和招引一批文旅项目,重点构筑以项目为支撑的文化旅游产业链发展新格局,形成了既有“顶天立地”大项目,又有“铺天盖地”小项目的生动局面。谋划实施重点文旅项目22项,1至9月份完成投资18.62亿元,铜奔马5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民勤通航小镇、天祝华藏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古浪战役纪念馆红色景区商业设施、文庙儒学院基础设施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进展顺利,为文旅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链主企业引培方面,武威建立文化旅游企业信息名录,梳理骨干文化旅游企业20家,培育市级链主企业8家,其中规上企业2家,有力地带动了产业链发展;持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保障产业健康存续发展;持续招大引强,省文旅集团与10家文旅企业签订引客引流和托管运营协议,助力提升文旅企业运营水平;省公航旅集团与民勤县签订框架协议,合作实施苏武沙漠景区、瑞安堡旅游综合开发等项目,进一步激发文旅产业活力。
项目建设提档加速,链主企业引培成效明显,武威在推进文化和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蹄疾步稳。
创新发展丰富文化旅游新业态
“大家好,我是大名鼎鼎的‘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变成雪糕后是不是也很可爱?”今夏,随着武威市博物馆售卖的“铜奔马”“鸠鸟”文创雪糕“出圈”,武威市博物馆也策划了丰富多彩的线上及线下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打卡”博物馆。
“游客在品尝雪糕时,不仅能体验到时令与文化的滋味,还可以将印有武威市旅游宣传口号‘天马行空自在武威’的雪糕签保存下来作为纪念。”市博物馆副馆长杨瑞说,市博物馆依托馆藏文物和当地特色文化,在中国旅游日、国际博物馆日、端午、中秋等节庆点,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研学主题文化活动,还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