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作者:段清慧
周末打电话给母亲时,母亲叮嘱我,来时不要买什么东西,家中吃的、用的都有,但是有什么小说或杂志、报纸可带点来。
每次来看母亲,只要母亲在家,总能看到她静静地坐在阳台的椅子上,戴着老花镜,一手捧着一本书,一手拿着一个放大镜,逐行逐句认真地读着。母亲爱读书,从她年轻时就始然。
听母亲讲,过去外公家比较殷实,属于有点知识的农民,母亲常常回忆起儿时:鸡叫便要起床,外公先令几个子女净手、漱口,然后端坐方桌前,人手一算盘,开启了所谓的早课。晚饭后又围坐在一起,听外公讲《说岳全传》等历史剧集,这是她的启蒙教育,也种下了要读书的种子。
渴望读书的母亲在北街女校上的小学,后来考入了民勤一中就读。五六十年代的一中,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名师,母亲对他们非常崇拜,萌生了要当一名教师的心愿。“匮乏年代的那些阅读经历,让我认识到书的美好,对书有特殊的感情,会怀着珍惜的心情去看书,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我从小到大,语文成绩都挺好,文字功底不错。除此外,长期的阅读也在无形中影响着我,让我身上有种书卷气,沉静内敛。在长期的读书过程中,我养成了许多好的读书习惯,形成了自己的读书方法,并让自己从中受益。”母亲回忆说。
成年后,母亲愈加爱书。母亲说,她读的第一本小说是《青春之歌》,当时正值青春年华,对新时代充满向往。当读到《青春之歌》时,就被深深感动和吸引,林道静反对旧思想,追求新时代进步的革命精神,深深影响和激励着她。《青春之歌》就像她心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她人生的道路。还有《红岩》,母亲也读过好几遍。每每讲起她年轻时读书的事情和读过的书,母亲就神采飞扬,滔滔不绝。
通过努力,如愿走上教师岗位的母亲,如饥似渴的学习教育教学相关知识,后随父亲工作调动母亲的工作也调到了天祝藏族地区,时逢“文化大革命”,母亲一边带领孩子们劳动,一边虚心向藏族同胞学习藏文,摸索出一套适合藏族孩子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我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唯有读书才是贫困藏民家孩子的出路。”母亲说。
文化大革命结束,父亲的政治问题得以平反,全家搬回老家民勤,母亲在东关小学任教,这时的她已有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年,民勤县要筹办第一所幼儿园,领导委以重任,母亲勇挑使命,与同事们一砖一瓦建起第一所幼儿园,其中辛苦,母亲现在讲起却是满满的幸福感、成就感!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如今,也成了一名人民教师的我,应该传承家风传承爱,把母亲优秀的读书传统融汇在教学工作中,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现人生追求。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成就学生。
我想:在青春时,书是母亲放飞梦想的翅膀;在中年时,书是母亲战胜生活苦难的良药;而如今,书是母亲时刻陪伴的“儿女”。
读书,是母亲一生的挚爱,更是留给我们的“传家宝”。
作者简介:段清慧民勤县幼儿园教师
联系
-----
-----
图文来源:民勤县幼儿园
原标题:《段清慧: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