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阁一塔双城镇澎湃在线

                            

一、双城镇概况

双城镇,位于凉州城北25公里处,与民勤县、永昌县接壤,是凉州区的北部门户。双城镇年建镇,镇政府驻双城村尹家庄,镇域面积77平方公里,下辖羊儿、河西、小果园、南安、前进、齐家湖、北安、安全、高头沟、达桐、幸福、中山、徐信、双城、宏庄、宏济等16个行政村,总人口约3.5万。

武威市凉州区双城镇

双城镇历史悠久,现有“一阁一塔”两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即双城魁星阁和双城土塔。据《武威市凉州区志(-)》记载,在双城镇双城村还有一处玉皇阁,但目前已不见踪迹。据记载,玉皇阁建造于清未民初,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硬山顶,前后卷棚出檐。正北有廊房三间,面宽三间,进深一间,出廊,硬山顶式;西侧有廊房三间,建筑风格与前相同。

二、双城魁星阁

在双城镇镇区的东入口,有一座魁星阁。魁星阁平面呈六角形,二层,为钻尖顶式的楼阁建筑,其建筑年代不详。其基座原为夯土,后来当地政府为了保护古建筑,在外围砌筑了青砖。

双城魁星阁

明清时期,此地筑有城堡,常有驻军,故名双城堡。在双城镇卫生院内,原遗存有一处城堡城墙遗址。魁星阁则位于双城古城堡的东南城墙角上。

魁星阁又称奎星阁、文星阁。魁星,也称奎星,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因此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科举时代,魁星阁是士子们“夺魁”的象征,各地多有修建。

三、双城土塔

双城土塔位于双城镇双城村十一组,建筑年代不详。土塔属于原土塔寺的主体建筑,现土塔为民国十六年()地震后重建。塔建于夯筑台上,塔基呈正方形,塔身八角形。该塔风格独特,建筑材料均为泥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双城土塔

土塔寺早已荡然无存,后来在原址修建土塔小学,学校撤并至双城小学后,校园一度闲置,后来改建为双城养老院。土塔则被隔离保护起来。

四、双城地名的由来

双城,为何名叫“双城”?是否存在“两座城”?如果存在,又是哪两座城?

双城镇中山村人士蔡会成曾对双城的名称由来做了考证。他认为,双城的地名可追溯至汉代,要从休屠王城说起。

(一)休屠城的来历

休屠,读如朽储(xiuchu),是汉武威郡所辖十县之一,以匈奴属王休屠命名的,也是汉初驻牧于河西走廊武威郡地匈奴族的通称。

在《史记)、《汉书》中称“休屠”,《后汉书》称“休屠各”,在魏、晋时期则称“屠各”。《汉书地理志》中记载:“武威郡,故匈奴休屠王地。”“武威县,休屠泽在东北,古文以为潴野泽。”《读史方舆纪要》“凉州卫休屠城”条记载:“在卫东北,汉县,属武威郡。因故休屠王城以名。”

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年),匈奴赶走月氏,占有河西走廊,老上单于派昆邪王治理西部,休屠王治理东部。

休屠王在石羊河畔建城池修王宫,将匈奴祭天金人,从陕西淳化县甘泉山搬到休屠城。霍去病征伐匈奴,夺走了祭天金人。汉逐匈奴后,以休屠王城置休屠县。

霍去病

《汉书匈奴传》:“明年春(元狩二年),汉使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得胡首虏八千余级,得休屠王祭天金人。”

那么,匈奴的祭天金人又从何而来呢?孟康的注解做了交待:“匈奴祭天处,本在云阳甘泉山下,秦击夺其地,后徙之休屠王右地,故休屠有祭天金人像也。”

《汉书武帝纪》:“元狩二年(前年)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可见设立武威郡、酒泉郡就是为了安置投降的匈奴部众,休屠县主要安置降汉后留居故地的休屠王部众。

《史记》:“太初三年(前年)伐大宛,置居延、休屠,屯兵以卫酒泉。”这是在居延、休屠屯兵,守卫伐大宛的后方基地酒泉郡。

(二)休屠城的位置——三岔堡

汉置休屠县如今在哪里呢?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休屠故城在姑臧县北六十里,汉休屠县也。”这里正是武威市四坝镇三岔村。三岔村地处五涧谷水汇合处,石羊河西岸,武威-民勤绿洲中心,这里水草丰美,草原辽阔,是西联永昌,东接河套,北抵民勤,南达凉州的通道,至今有“鸡叫三县明”之说。旧有古城遗址,有内城外城两个城。

据《武威县志古遗址》:“三岔堡城位于武威四坝乡三岔中学所在地,仅存城基痕迹,城呈长方形,东西宽米,南北长米,残高3米,出土有金耳环,钱币、汉代瓦当等。据专家研究为西汉初匈奴休屠王筑休屠城。”

三岔堡周围之下双寨,半截墩滩至双城堡,皆布有汉墓群。休屠王在这里修王宫、建城堡,深得交通、水利、畜牧生产之便,堪称为统治匈奴休屠诸部的政治经济中心。

(三)匈奴马城——双城堡

从三岔堡西行16里是双城堡,这里是休屠王掌管匈奴畜牧业的马城。马,在汉代是匈奴主要的战争和交通工具。休屠王城是离不开战马的,因此设了马城。

《水经注》记载:“姑臧城西有马城,东城即汉休屠故县。”以休屠城为中心的这块美丽富饶的草原,从西汉至魏晋一直是休屠与汉族团结和睦“夷汉杂处”的耕牧之地,有“凉州之畜天下饶”之称。

(四)熊水障——中山湖(齐家湖)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双城镇中山村和齐家湖村之间,尚有一片湖泊水域,面积在一二公顷左右,被称作中山湖或者齐家湖。此片湖泊是自流泉水,在湖西南有大小乱泉上千。当时湖区面积很大,中有一土山丘,形如熊爪,故也被称为“熊爪湖”。到了九十年代末期,湖泊干涸,如今早已被两村村民开荒耕种了多年。

蔡会成认为,此“熊爪湖”即汉代“熊水障”。到元代时,永昌府元军将领把熊爪湖设为专门为军马服务的饮马湖,明清时期不见著述。

《汉书地理志》:“休屠,莽曰晏然。都尉治熊水障,北部都尉治休屠城。”都尉,是汉朝统治属国匈奴部众的驻军首长。西汉末年,治理河西的窦融就曾任张掖属国都尉。这种军事建制,是汉武帝为打通西域,隔绝南羌匈奴,对武威郡北部降服的休屠王部采取的军事管制。

据蔡会成回忆,熊爪湖,干涸后也叫大湖滩,其中有两块突起的岛状土山丘,有些城墙的遗迹,十分久远的样子,估计就是都尉城遗存了。

(五)结论

由上述考证可知,“双城”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在汉代此地确实存在两座城堡。匈奴人统治时期,东有休屠王城,西有马城。汉朝廷管辖之时,东有休屠城,西面熊水障也有城堡,分别驻守两位都尉,对降服的匈奴部众实施军事管制。

当然,这些观点是否准确,还有待有志之士进一步考证,在此权当抛砖引玉,以慰乡情。沧海桑田,世事多变,且引用一首古诗收尾。

《凉州怀古》

清乾隆西宁道杨应琚

休屠城古狄台新,小雨朦朦浥塞尘。

神鸟至今留废县,灵池作伴继前人。

水从潴野千渠润,柳旁莲山几树春。

二十二门犹在否,贤于内郡吏民亲。

来源:凉州贤孝博览馆作者:赵大泰

猜你喜欢

本文为武威市文体广电旅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92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