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种在沙漠边海外网

来源:人民日报

霜降过后,芦笋枯黄的植株被渐次割倒,而深藏地下的根茎,则开始“冬眠”,等待下一个花季。

眼前还在田里忙活的人,叫陈胜泰(见图),曾是甘肃武威市一家企业的副总经理。几年前,他辞职回村,当起了庄稼汉。经过几年摸索,赚了钱的陈胜泰成立种植合作社,领着贫困户一起致富。

如今,贫困户都已摘帽,大伙儿说,能有这样的好结果,都是陈胜泰种芦笋种下的“因”。

离开·归来

民勤县城西南有个薛百镇,镇上有个更名村,村子接着沙漠,日子一度过得很贫苦。

更名村是陈胜泰的家乡,上世纪90年代,村里水干风起,沙进人退,农田盐碱化,生活、生产条件恶劣。

距更名村不远处,是民勤县防沙治沙纪念馆。在纪念馆里,陈胜泰指着展厅里的资料照片说:“你瞅瞅,以前这泛白的盐碱地能种啥?连根草都不长。”

年,陈胜泰大学毕业,想在城里扎根。他有技术、肯吃苦,经过几年努力,买了房,想接父母进城享福。

那是个夏日的午后,陈胜泰回到了家,本打算动员父母进城。没想到,村里的变化,却让有段时间没回来的他,完全改变了想法——陈胜泰站在村里,远处还是绵延的沙海,近处却成了绿油油的农田。他听父亲讲,村里风变小了,村外沙缚住了,还能引水灌溉,庄稼收成变好了。

陈胜泰是农学科班出身,他看好在家乡种地的前景,当年就承包了亩土地,种下玉米、洋葱和葵花,“净利润30万元。”家人乐得合不拢嘴,可陈胜泰一算账,每亩也就赚元,他盘算:要想提高收入,那就换种类。

引进·改良

陈胜泰是个急性子,刚下定主意,便跑去山东“取经”。当地菜农跟他说,种芦笋效益好。

“产量咋样?”

“盛产期,一亩地年产斤左右。”

“那能卖多少钱?”

“纯利润能过万元。”

“是我们的将近20倍!”陈胜泰虚心请教,得知芦笋是多年生作物,一次种植多年采收,一年产两茬,春、秋收两季,食用、药用价值高,市场潜力大。陈胜泰下定决心,买了够种40亩地的芦笋种苗,从山东拉回更名村。

年春,陈胜泰将种苗全部栽下。一开始,水土不服,这批种苗习惯了温润的气候,在干旱的环境中,长得特别慢。好不容易等到来年出芽,结果头茬只产了斤,“在南方,头茬要收多斤的。”眼瞅着亏本,家人劝陈胜泰挖了芦笋,种回玉米。

陈胜泰说:“亏钱了,家人动摇在所难免。但我有信心,只要科学种植,把根茎养大,往后肯定长得好。”周围人都没想到,陈胜泰不仅没有停种芦笋,反而扩大了种植面积,年达到亩。

为解决芦笋“水土不服”的问题,陈胜泰选择自己育苗,增强种苗适应性,移栽后能快速生长。有了土生土长的种苗,相比从外地购买,成本降了一大半。他还根据民勤的气候环境,推迟了芦笋的移栽时间,优化水肥管理。“在政府的支持下,配备了整套滴灌节水设备。”陈胜泰说,每亩地不仅可节水35%左右,而且滴灌能够定点供水,芦笋长得更好了。

年,陈胜泰种的芦笋,亩产头茬就超过了斤。“今年已经到了斤。”陈胜泰说,明年进入盛产期,预计将稳定在斤。

芦笋丰收,势头又好,陈胜泰又犯了愁。

眼前·长远

“种是种出名堂了,可当地市场本就小,芦笋价格又偏高,产量多了往哪里卖?”外销成了新选项。

然而,往外走,一来没门路,缺乏成熟的销售渠道;二来民勤的芦笋没有基础,渠道不认可。

“种出了好东西,不能烂地里。”陈胜泰决定南下闯市场。他带了一箱芦笋到四川成都,在蔬菜批发市场挨家挨户推销。

当时,成都市场上,不少商家销售的都是南方芦笋。这些芦笋个头高,有30厘米。但囿于气候等原因,陈胜泰的芦笋只能长到20厘米。商家再一听是干旱缺水的甘肃民勤种的,根本不相信。陈胜泰跑了一上午,没有任何收获。

陈胜泰不死心,决定再试一下,又走进一家商户。经过短暂交流,陈胜泰拿出一根芦笋,洗干净后请对方尝一尝,“别看个头,尝尝味道,试试口感。”

这一试,竟打开了销路,陈胜泰拿到了外销的第一单。他连夜赶回民勤,次日一大早,采收了多斤鲜芦笋,空运成都。第三天晌午,商户打来电话,说芦笋已全部售完,让陈胜泰抓紧发货,他立马转账付货款。“现在渠道通了,市场有了,今年销售额83万元。”陈胜泰说。

民勤常年干旱缺水,昼夜温差较大,这种气候限制了芦笋的产量,却成了有机农业生产的优势,“高温低湿,光照充足,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发生。”陈胜泰说,他在种植过程中,全程施有机肥,人工除草、物理除虫。

“如果搞大水大肥,产量会高一些,但长远看,有机芦笋收入更高。”陈胜泰说,一旦被认证为有机芦笋,销售价格可达到每斤20多元,是普通芦笋的4倍多。陈胜泰的芦笋已连续两年获得有机转换认证证书,“完成有机认证后就拿到了高端市场的‘通行证’。”

沙漠边上,长出芦笋赚了钱,吸引了村里不少人加入。陈胜泰组建合作社,贫困户以土地入股,每年每亩地固定分红元,农户还能在芦笋地打工,每月挣2元。

“以后打算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建成千亩芦笋种植基地。”陈胜泰想得长远,扩大种植规模后,还要延伸产业链,做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芦笋的沙漠之旅,才刚刚开始!”

本报记者王锦涛文并图

《人民日报》(年11月03日第04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53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