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陇原无处不春风。一条路,见证者甘肃路网建设的成效和发展;一条河,述说着甘肃生态环境的变迁和治理;一座桥,百年中山桥见证兰州的历史和发展;一本书,读者杂志风行全国,树起甘肃文化建设的大旗;一匹马,铜奔马是全国旅游标志,近年来甘肃旅游热力十足,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注目;一座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的首座航天城,这座城的光辉历程向世界证明中国航天事业的突飞猛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陇原变化日新月异。盘点七十年来甘肃方方面面的变化,使人感慨,令人动容。从即日起,本报推出“斗转星移看变化”系列报道,这不仅仅是对共和国的献礼,更是给我们奋发努力的力量。
石羊河国家公园。
(斗转星移看变化——70年来这条河)石洋河重现碧波胜景陇原大展生态之美
初秋的民勤青土湖,水光潋滟、芦苇荡漾、水鸟翱翔,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这样的美景印证着生态的“回归”,也是在绿色生态文明的洗礼下,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最好注脚。
石羊河位于我省河西走廊,发源于祁连雪山,自东向西由大靖河、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西大河8条河流及多条小沟小河汇集而成。曾经因为流域内水资源严重过度开发利用,导致下游民勤生态日益恶化。
为了抢救民勤绿洲,改善石羊河流域生存和生态环境状况,保障西北地区乃至更大范围的生态安全,一场波澜壮阔的流域综合治理攻坚战拉开帷幕……
70年历史沧桑,70年华丽蜕变。经过一代代甘肃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如今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大为改善,这条河也见证着甘肃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交出了一份绿色发展的辉煌成绩单。
水草丰美的青土湖。
青土湖碧波荡漾的模样回来了
历史上,石羊河的汩汩清流汇集在甘肃省民勤县北端,形成了一个水草丰美的内陆淡水湖——青土湖。
青土湖,被民勤人民誉为母亲湖。“小时候,总听爷爷讲,以前的石羊河白浪滔天,水声如雷,源源不断地把祁连山的雪水灌注到青土湖里。那时的青土湖水鸟齐飞,鱼儿欢腾,葱葱蓊蓊的水景美不胜收。”年以前,祖籍民勤县的陈露对青土湖的概念,是爷爷讲述中的美丽仙境,想去看看的愿望一直萦绕在心头。
“年,有机会去了青土湖,很是失望。干涸的湖底裸露,大量的植物因缺乏水的滋养而渐次枯萎。”陈露依然记得,当时看到青土湖时的那份失落。
此后,她以为,这辈子再也看不到爷爷口中美丽的青土湖了。因为民勤的沙漠化越来越严重。
作为石羊河的尾闾湖,青土湖是石羊河流域生态的晴雨表,它的历史变迁,无疑也是一面折射民勤绿洲生态最清晰的镜子。
随着石羊河水源减少,上游生态破坏严重,青土湖的水域面积逐年萎缩,到年,完全干涸,风情不再,并在湖区形成长13公里的风沙线,成为民勤绿洲北部最大的风沙口。
湖水干涸之后,生态恶化,风沙肆虐,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以不可阻挡的合拢之势,欲将楔入两大沙漠之间的绿洲吞噬,淹没。民勤,就此成为了全国四大沙尘暴的策源地之一。
“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掷地有声的批示,转化为一场波澜壮阔的流域综合治理攻坚战。
年底,总投资47.49亿元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实施,拉开了石羊河全流域生态治理的序幕。
禁止开荒、禁止打井、禁止放牧、禁止乱采滥伐、禁止野外放火等措施全面落实。关闭机井,压减耕地,工程压沙,人工造林,围栏封育等各项治理要求严格实施,并有计划地逐年向青土湖下泄生态用水。
经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治理,干涸了半个世纪的青土湖在年重现碧波,焕发出勃勃生机,至年,已形成26.6平方公里的水面,形成旱区湿地平方公里,有效阻隔了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合拢。
年,陈露再一次去了趟青土湖。
“一切都回来了,回到了儿时爷爷口中的模样。”陈露看到的青土湖,野鸭成群栖息,天鹅展翅翱翔,植被繁盛茂密。与远处的大漠、绿洲构成了一副美丽的田园图景。
人定胜天。这是民勤人民与天斗争的最大胜利,是石羊河流域治理取得阶段性胜利成果的重要体现。
民勤县种植的大面积治沙植物。
风沙线上建公里“绿色长城”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位于河西走廊的民勤县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全国浮尘、扬沙、沙尘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域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沙漠和荒漠化面积占89.8%。这里的防沙、治沙能不能做好,不仅关系着民勤地区的生态安全,也关系着整个河西走廊乃至北方地区的生态安全。
由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区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下游民勤地区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地下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绿洲面临消亡威胁,严重危及居民生存。
民勤是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主战场,民勤的防沙治沙工程也是石羊河流域治理至关重要的一环。
民勤县大滩乡东大村村民徐林成至今也忘不了,年4月24日19点,那个被风沙肆虐笼罩的夜晚,还有那个夜晚因风沙造成的损失。
“从下午5点多,天空就变得模糊,风沙肆虐,晚上7点多刮起了强黑风,能见度为零,人都不敢出门。”徐林成记得,当晚家里的两头牲口被倒塌的墙壁砸死,猪圈、鸡圈被毁……
来自民勤县官方的消息,年4月24日的大风沙尘暴天气,最大风速达8级,瞬间极大风速达10级,预计造成经济损失达2亿元人民币。
惨痛的代价,再次唤醒了民勤人抗争风沙的斗志,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治沙名人”,他们治沙播绿,守卫家园,书写了一曲曲感人的防沙治沙故事。
家住西渠镇制产村五社的何德荣,正是因治沙造林、发展沙产业搞出了名堂,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名人”。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态环境极度恶化,何德荣所在的村子,在流沙围困中挣扎,大风从春刮到冬,庄家难收,一千多人的大村庄,后来只剩七百多人了。
每年春秋两季,用葵花杆、玉米杆、麦草等压沙成了一代代庄稼人的“必修课”,他们在沙漠中“插”起一道道“防风墙”,阻挡风沙侵袭。
年何德荣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后,便开始组织实施“制产村防沙治沙规划”——在村西边营造亩的防沙林带,种植梭梭林。到9年,他又尝试在梭梭林试种肉苁蓉,带动当地农民一起致富,用行动让沙漠披绿生金。
何德荣的治沙成功只是民勤群众治沙路上的一个典范和缩影,多年来,30万民勤人民用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创新“麦草沙障+落水栽植梭梭”“砂石滩地开沟+落水栽植沙生苗木”等治沙模式,饱蘸着自己的汗水,在这片土地上谱写着防沙治沙的华丽篇章。
正如民勤县林业局局长杨青文说,经过民勤一代又一代治沙人的努力,全县在公里的风沙线上已建成长达多公里的“绿色长城”,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3%提高到17.91%,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近万亩,民勤与“罗布泊”渐行渐远,并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治沙史上一个奇迹。
疏勒河流域水景图。甘肃疏勒河流域管理局供图
甘肃一幅生态美画卷徐徐展开
一泓清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态之源。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从年全面开展,已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以民勤蔡旗断面的过水量为标志,截至年12月31日,石羊河流入下游民勤的水量,也就是民勤蔡旗断面过水量突破3.94亿立方米,比《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确定的年蔡旗断面下泄水量达到2.9亿立方米以上的约束性目标任务,多出了1亿立方米。这也是年以来石羊河流入下游民勤水量最多的年份。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是甘肃人民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掠影,在全面推进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中,写下了一篇可圈可点的“绿色文章”。正如甘肃省疏勒河水资源局工作人员康建坤所言,各大流域成功治理后,绿色已成为我省水利事业和生态发展的“主色调”。
国家工程,绿色梦想。多年来,甘肃在做好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修复的同时,也加快了实施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项目,推进党河、疏勒河流域、黑河流域、祁连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千里陇原的生态面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美丽画卷。
生态极大改善,全省野生动物数量品类不断增加,全省自然保护区也从无到有,来自甘肃省生态环境厅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57个,总面积.25万公顷,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0.74%。其中:国家级21个,省级33个,县级3个。
祁连山林秀丽葱茏,荒漠沙坡绿意浓浓,河流峡谷水声潺潺……历史在时空中穿越,故事在岁月里延续。
在甘肃,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一幅美丽生态新画卷正徐徐展开,各族人民尽享“绿色生态福祉”。
文图丨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欧阳海杰
编辑丨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