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古称凉州。
武威历史悠久,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显武功军威,命名武威。武威是古丝绸之路要冲,境内名胜古迹众多,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价值。
在这里,有着乡愁赖以寄托的传统古镇、古村落,还有古城的遗址。这里大漠孤烟粗犷,处处沉淀着浓浓的乡愁,古老的韵味。
一起置身大漠,仰望星空,寻找那些久远的古村、古镇、古城。武威这5处,你去过几处?
1大靖古镇
古浪县大靖镇,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是该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历史上曾是甘肃的四大名镇之一,汉武帝时期称为“朴环”,商贸活动最为活跃,又有“小北京”之称。
明万历二十七年(),甘肃巡抚田乐打败阿赤兔收复其地,取安定统一之意改为大靖。据史料记载:鼎盛时期,城郭完整,民舍稠密,商旅行栈,店铺林立,寺庙宫观,鳞次栉比,商贾云集,络绎不绝,形成重要的商贸古镇。古镇至今保留有财神阁、火庙、马神庙、马家祠堂等历史建筑。
位于镇中心什字,为三层楼阁式建筑,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清康熙五十七年()进行过修缮,年依式进行了重建。底层依东南西北,阁上重写“昌灵滴翠”(篆书)、“高峡吐玉”(隶书)、“古塬流金”(行体)、“瀚海藏珠”(魏体)四块匾额。
2
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百塔村,以白塔寺闻名遐迩。白塔寺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为一处重要的藏传佛教寺院遗迹。
白塔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政治意义。白塔寺遗址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寺院,也是中国元代祖国统一的历史见证。其建筑形制和出土遗物对研究藏传佛教寺院布局、藏传佛教传播等有很高价值。如今村落这里已经建成了集旅游观光、蒙藏风情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3三陶村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三雷乡三陶村,村西的瑞安堡,是迄今为止西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地主庄园,其独特的建筑设计和文物价值至今让人啧啧称奇,故又被外人称为沙漠腹地的“大宅门”。
瑞安堡建于民国二十七()年,是民国时期民勤县保安团长王庆云(字瑞庭)的庄院。占地平方米,大小院落8个,高脊瓦房多间,亭台楼阁7座,墙高10米,院内暗道机关无数,与其说是私家豪宅,不如说是防御堡寨。堡内设有暗道、暗室、射击孔等设施。
4高沟堡古城
高沟堡古城位于武威城东北25公里处的沙漠之中,东临长城的月城,西至长城镇的中沙墩,南连新地滩,北靠二十里沙漠。自古武威民间就有谚语:“先有高沟堡,后有凉州城”。可见这座古城的历史很是久远。据《清乾隆武威县志》记载:“高沟堡,县东北五十里。周围二百四十丈,高三丈,厚一丈,门一座,牧场在红水河。”
古城有内外城,外城仅存残墙断垣露出地面,城池南面有4座烽火墩,已风蚀严重,内城的东北角城墙上有一座高12米,宽4米保存较完整的烽火墩高高耸立在城墙上,仿佛诉说着这座古城千年的风雨故事。经过考古考证,这座烽墩俗名称“火药局”,在“火药局”的城墙下还有残高2米的两道并行城墙,中间为3米宽的甬道通往外城的墩台,这种空心城墙就是古时藏兵之处,可以流动增援外城的防守,城内还有形似兵营的建筑遗址。此城由于被沙漠包围,是武威境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几座汉代古城遗址之一。
5古城
天祝县松山滩草原不远的地方,峙落着一座古老而苍凉的城池,尽管日蚀风吹,那基本完好的墙体依然挺拔而立,不失当年之雄姿,这就是有名的明代松山古城,又叫牧羊城,明代万历年间在这儿爆发过的一场大会战———松山战役,更使此地天下闻名。
松山古城坐落的松山滩虽然偏远,但是战略的位置却很重要,它是通往东大滩、景泰、白银的必经之路,也是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驿站,史书称这条路为“古道”。历史上有名的“达隆仓的马”,就是在这里长期培育而成的。
松山古城的建立,使用了大量的黄土,古代的先民很好的利用了黄土的粘性建造了这座守护一方的军事要塞。如今,年的时间过去了这座历经了风雨的古城不复往日的原貌,古城内的地面建筑多已湮灭,但由黄土夯起的城墙却得到了保留,古城如今城廓保留得相当完整。
古城坐北向南,分内外二垣,平面呈“回”字形,外垣南北米,东西米,墙高约10米。四角筑角墩。据当地人介绍,民国22年,军政部在山丹设军马牧场,并于松山设立分场,场部就设在城内。
古村记整理编辑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