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过小雨的空气里混着泥土的清新,沿着柏油路,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民勤县苏武镇的羊路村。向车窗外望去,是一望无际的绿田,许多采摘工人在烈日当空下依然辛勤地忙碌着,旁边是一摞摞盛满绿色蔬菜的篮子。
羊路村第一党委书记王雪梅向我们介绍道:“这就是羊路村的供港蔬菜基地。”我们今天要采访的便是这个基地的负责人——许尔财。
采摘工人在田间劳作(张海燕/摄)
“在家乡做一番事业,让老百姓富起来”
在十来平米的小平房里,除了一块实时监控各处作物的监控屏幕,只有简单的几张凳子和一张桌子,桌子上排放着一套茶具,桌角雕刻着一尊慈眉善目笑容可掬的弥勒佛,这就是许尔财的办公室。将水烧开,倒进茶盅,用茶夹将水倾倒,再盛入泡好的茶水,在茶香四溢的房间,许尔财向我们徐徐地讲述起了他与故乡羊路村的故事。
许尔财在家排行老二,由于从小家境贫寒,就算5元的学费也难以缴纳,16岁时便外出打拼。早年为了生计,许尔财做过各种小本生意,卖菜、卖水果、卖鞋、收旧家具,期间有赚也有赔。在做农副产品时,由于民勤产量少,供货量不够,他只能去新疆从事农副产品的的收购,如葵花、瓜籽等,销往上海、浙江等地区。直到年,许尔财从新疆回到羊路村,与妻子陈英投资建设了民勤县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项目。
当问到是出于什么原因回到故乡投资建厂,许尔财微笑着用一口的民勤话说:“新疆太远了,没有家的那种感觉,爸妈年岁长了也不放心,所以想在家乡做一番事业,让家乡的老百姓富起来。”
许尔财(张海燕/摄)
“刚开始确实很难”
谈起农业园创立初期的经历,许尔财感慨道:“刚开始确实很难,特别是资金方面,只能使用彩条布搭成的棚子,既当库房,又当住房,特别害怕刮风下雨,一刮风房顶就飞了,一下雨房子全湿了。”除了资金问题,许尔财还面临着土地和工人不足的问题。
不同于新疆集中连片的土地,民勤县农民的个人土地面积太小,大型机器无法进入,不利于大规模的种植,加上人们思想也相对保守,种植作物单一,农业现代化不够,靠天吃饭难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于是许尔财想通过土地流转政策,将一家一户农民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现对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进行现代化的大面积种植,将收益最大化,但是农民思想保守,土地流转意愿低。对此,许尔财无奈地说道:“在土地流转初期,真的就是拿着一个包,集体背着钱,直接把钱送到农民手中,但就是发不掉。”
二是招聘难的问题。民勤县虽然通过土地流转形成了一定的土地规模,仍然难以施行机械化运作,采摘等工作仍然以人工为主,对劳动力的依赖性较强。但是当地的年轻人大多都选择外出务工,留守家中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孩子,王雪梅打趣地说:“在我们这里,40多岁就算是年轻人。”同时,因为部分蔬菜采摘技术含量比较高,本地劳动力素质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只能从外地招聘大量工人,以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采摘工人在为蔬菜称重(张海燕/摄)
采摘的蔬菜(王晓峰/摄)
“好在政府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让我们消除了后顾之忧。”谈到曾经的困境,许尔财本来微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政府针对许尔财遇到的问题,不仅提供充足资金,而且给当地的农民做思想工作,让他们看到带来的好处。药剂中心则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帮助,如建议种什么菜,施什么肥,帮助产业园实行科学种植。
在一步一步的积累下,现在产业园的规模扩大到亩地,其中日光温室有座,全园采用滴灌和喷灌等模式种植芥蓝、西兰花、学斗白、人参果、草莓等作物。采摘完的作物后将被放入恒温冷库,销往广州、香港等地。“我们的蔬菜45小时就可以到达深圳、广州等地!”许尔财自豪地说。
农业产业园冷鲜链物流保险库(张海燕/摄)
“想把农村发展起来,必须发动农民种植”
随着农业产业园的规模不断扩大,许尔财成立了扶贫车间,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我们是以每亩地元的价格承包农民的土地,同时这些土地也可以入股我们的产业园,年底会有不低于10%的分红,这样的话,一亩地一年下来的话就是块钱。”而这只占据农户收入的很小一部分,很多人选择到许尔财的产业园务工。“如果是长期务工人员的话,月均工资是元左右,临时务工人员的日工资是元,一般夫妻两人合计年收入在6万元左右。”土地入股加上务工收入,使得很多贫困户选择在家门口就业,这样既保证了家庭的收入,又可以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小孩,可以说是挣钱顾家两不误。扶贫车间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由脱贫走向致富。
工人在包冰袋(王晓峰/摄)
同时,许尔财还以“返租到户”的形式把座日光温室出租给农户,并由产业园统一提供种苗和收购服务,目前已吸引了多户农户参与其中。据王雪梅介绍,每座日光温室大棚的成本约为14万,以1.5万/座的价格承包给农户,相当于10年才能收回成本,这期间让利给农户,而承包温室的农户主要种植人参果、西红柿、沙葱等农作物,一个温室的纯收入便可达6到7万元,出租的时候也会优先考虑建档立卡贫困户。
日光温室外景(张海燕/摄)
日光温室内部(张海燕/摄)
“想把农村发展起来,只靠我们产业园是不够的,必须发动农民自己种植。”为此,产业园采取了“订单模式”,鼓励周边的农民种植西兰花、娃娃菜、香菜等蔬菜,直接向未流转土地的农户供给种苗,并提供保收保销服务,解决了农户“不知种什么,种了又没有销售渠道”的困境。“比如西兰花,我们提供1斤1块钱的保底价,一亩地棵就是斤,一茬的西兰花,一亩地的收入至少多元,老百姓起码不亏啊!”全镇26个村中已经有21个村都和产业园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年以不低于8%的比例分红,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许尔财的产业园每天用工-人,其中建档立卡“工人”30余人,人均年收入超0元,仅就业人员工资一年就要支出0多万元。目前,许尔财不仅把自己的产业园办得蒸蒸日上,也为家乡的群众开辟了一条扶贫致富之路。“我们发展产业的人,总想着先把家乡的老百姓发展起来,再带动周边的乡镇。”谈起产业园下一步的发展目标,许尔财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指导老师为甘肃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主任杨德灵、驻武威通联站站长卢昕。带队老师韩亮、王晓红,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来源:每日民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