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牛汝辰
屯垦又称屯田。屯垦在我国历史上是开发边疆、巩固国防的一项重要国策。在我国边缘地区,如东北、内蒙、西北、西南等地有许多反映农业开垦的地名。清代屯田的规模较大,可分为兵屯、民屯、犯屯、回屯和旗屯等。不仅对当时边疆社会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还促进了边疆的稳定。
所谓屯垦地名学就是通过地名来研究历史时期屯垦的地点、分布范围、性质和规律的学问。从时间上看,至少从西汉就已经在我国西域开始屯垦;从事性看,我国有军屯、汉屯、回屯、民屯、犯屯、旗屯等多种性质;从范围看,从西到东,从北到南,都有过屯垦。屯垦地名学属于农业地名学或文化地名学的分支。
一、内蒙古的农业屯垦地名
(一)放垦
放垦是旧日蒙旗领地官方勘明四界,拟定地亩荒价,然后丈放给农民承耕,每岁交纳地租的田地。这种放垦在内蒙古最初始于河套地区,盛行于清光绪年间,后来就相继沿袭下来。放垦的地亩多由大地主或地商承包,每次承包多的有三五百顷,由他们再转租给贫苦农民耕种,从中牟取加倍佃利。
所以在内蒙古出现了以下地名,[1]分别为八大顷(察右旗)、十二顷(商都)、十八顷(商都)、三十顷(商都)、六十顷(化德)。这一组地名中出现的数词最多不超过六十,它又派生出带“地”字的地名,如四顷地、五顷地、七顷地、十顷地、二十四顷地等。
有的耕地农民承租后,因每户农家人力单薄,多由几家分成“份儿”各自耕种,故而出现了下列一组地名,分别为二分(准旗)、二份子(达旗、武川)、三分子(固阳)、四分子(准旗、乌前旗)、五分子(武川)、六分子(乌前旗)、八分子(临河)、九份子(多伦)、十分子(固阳)、十二份子(乌前旗)、十四份子(固阳)、十七份子(中后旗)、二十四份子(中后期)。这一组地名所用的数词多不过二十四之数,现行地名因用字不统一,故有“分”和“份”之别,又有“份”和“份子”的不同用法,但意思完全一样。另外,由于耕种地亩日益扩大,农户日渐增多,自然村、居民点也随之不断增加,所以又从“份子”(分子)中派生出一组地名。这一派生地名的结构是在基本地名用词之前冠以“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或者是“大”“小”等量词和名词、代名词,或蒙语词。如“东五分子”(乌前旗)、西二分(乌前旗)、南十分(乌前旗)、北方分子(固阳)、大十分子(乌前旗)、小十七份(乌前旗)、白家四分子(准旗)、巴克五分子(固阳)。在甘肃河西的金塔县有上八分、中五分、西四分、东头分等村名。
(二)租地
旧时内蒙古河套地区的租地关系,形成了尖锐的两个敌对阶级,即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农民由内地出塞逃荒,原仅谋求生存的土地,借以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但地主都以承包的土地转租给农民,从中进行剥削,因此,经常引起农民的反抗。地主们为了躲避反抗,多居住在城镇,田地则委派其代理人为之经营,代理人在地主的农田里择地筑屋,围成院落,设立办事处所,称作公中。公中里有“掌柜”,即地主的代理人管理租地事务,“掌柜”手下又有二头管理放地,有“先生”专管记帐书牍。于是在汉语地名中由公中、掌柜和先生等名称中构成了组地名。如公中圪旦(杭后旗)、公中庙(临河)、公中渠(固阳)、南公中(固阳)、前柜(武川)、西柜村(卓资县)、羞柜圪梁(五厚)、二先生圪旦(乌前旗)、四先生窑子(土右旗)。
(三)与屯田有关的水利设施地名
内蒙古地区,特别是河套地区因地质硗确,雨泽稀少,多赖黄河涨水灌溉,但黄河不能直灌全套,所以必须开渠引水灌溉。水渠的出现构成了内蒙古汉语地名来源的一个渠道,也是在农区和半农区构成地名的一个重要因素。居民地和自然村的名称,大多取自水渠名称,大凡水渠流经的沿途一带之村落,多以渠名地。属于这一组的地名,大都分布在河套平原、土默平原和伊克昭盟部分地区,且都具有长久的历史。
1)属于私渠性质的多以姓氏按“家”命名,例如:安家渠(准旗)、白家渠(达旗)、冯家渠(伊金旗)、根家渠(武川)、胡家渠(准旗)、连家渠(达旗)、李家渠(达旗)、刘家渠(东胜)、吕家渠(东胜)、秦家渠(准旗)、石家渠(准旗)、苏家渠(达旗)。
2)属于召庙或地主的,例如:庙渠(东胜)、召渠子(武川)、公中渠(固阳)、旧贵[柜]渠(固阳)。
3)在方位词地名后加“子”或“口”的,例如:北渠子(商都)、东渠子(四子王旗)、后渠子(武川)、下渠子(固阳)、西渠口(杭后旗)。
4)带数量词的,例如:二道渠(商都)、二支渠(杭后旗)、二分渠(乌前旗)。
5)带有井字的,例如:井渠(准旗)、西井渠(伊金旗)、新井渠(杭锦旗)、河渠子(兴和)。
历代甘肃河西屯田,也均以水利工程著先。今天绿洲上以“坝”“闸”“渠”等命名的村、乡、镇名比比皆是,其大多为历史上沿袭下来的古称。“坝”是河西人民对水渠沿用的惯称,多分布在绿洲南部的山水灌区。如武威县的“四坝乡”是因西营河灌区的旧四坝河系得名,“中畦乡”是以杂木河旧四坝中畦得名。河西名“渠”的,则多分布在绿洲中部或北部的泉水灌区。民勤县“西渠”“中渠”二乡,即是以雍正年间所开的渠系方位得名,敦煌县的“黄渠乡”也是雍正四年(年)由党河向黄墩子开渠引水而得名的。[2]
(四)以“牛犋”(或“犋牛”)命名的地名
所谓牛犋,指的是套上农具的耕牛,后来成了耕地单位和农民向地主纳租的单位。一般来说,一牛犋地有一顷左右耕地牛犋的租是“交米三釜”。另外,旧社会的平民只要有牛犋就可以占有土地。因此贫苦农民大多向有牛犋的富户租用,规定每一件犋交租粮二大石(每石合千克)。由此构成的地名如“关牛犋(凉城)、“官牛犋”(固阳、达旗)。
“牛惧”为正名,但许多旗县则习惯称作“犋牛”,如“六犋牛”(和林)、“八犋牛”(察右旗),有的地区则省略了“牛”字,直呼作“三犋”“四犋”,如“三犋窑”(凉城)、“三犋圪卜”(乌前旗)、“四犋窑子”(和林)、“五犋窑”(土右旗)等。
二、新疆的屯垦地名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我国大规模屯垦的地区。新疆屯垦始于西汉,兴于唐,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达到鼎盛。屯垦范围由点到面,屯垦内容由军屯发展到各种屯垦并举,垦制度日趋完善,屯垦效果日渐显著。这对巩固祖国统一,保卫西北边疆、发展新疆经济、增强民族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以清朝前期为例,其屯垦特点是时间长,从公元年开始,到公元年,共经历年;范围广,清朝前期在新疆的屯垦,东起哈密的塔勒纳沁,西到南疆的喀什噶尔,南抵和田的昆仑山麓,北到额尔齐斯河以北的阿尔泰。24个屯区,遍布新疆南北;人数多,清朝是新疆屯垦史上屯垦人数最多的朝代,西汉有屯军2万人,唐代有5万人,清朝前期共有屯丁12.6万余人;种类全,不仅大办军屯、民屯和犯屯,而且增加了新的旗屯、商屯和回屯。以民屯为主,重在北疆。[3]
屯田,不仅对当时的新疆社会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而且因屯田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并保留至今。这些地名是当时屯田的真实记录。
(一)屯字地名
清朝政府于乾隆年间在新疆开始屯垦,这时主要以兵屯为主。当时的“屯”是有一定数量的,通常以一百名士兵为一屯,约种二千亩。据《西域琐谈》记载,乾隆四十三年“奏准所谓屯兵改为携眷,定额三千名,以五百名差操,二千五百名屯种,分为二十五屯。可见二千五百名屯种,分为二十五屯”。就是一百名士兵为一屯。乾隆二十四年(年),清统一新疆之后在天山南北驻重兵防守,为解决军粮,北麓大兴兵屯。10年后,纪晓岚吟咏兵屯:“秋禾春麦陇相连,绿到晶河路几千,三十四屯如绣错,何劳转粟上青天。”并注:中营(今乌鲁木齐、昌吉一带)七屯、左营(今阜康一带)六屯,右营(今呼图壁一带)八屯,吉木萨五屯,玛纳斯四屯,库尔喀喇乌素(今乌苏)二屯,晶河(今精河)二屯,共屯兵五千七百人。”(《乌鲁木齐杂诗》)以后魏源在《圣武记》书中估计,到乾隆四十年间,新疆兵屯人,屯田亩。反映兵屯的地名如头屯、三屯等,主要分布在今天的乌鲁木齐、昌吉一带。这些屯字地名又演变或派生出其他地名,如头屯河水库、三屯河水库及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等。[3]
犯屯也称遣屯,是清朝每年将犯人成批发遣新疆强制进行的田屯。清代犯屯主要集中在天山北麓的巴里坤、哈密、乌鲁木齐、昌吉、玛纳斯、乌苏、精河、伊犁8处。犯屯依附于兵屯,便于监管役使。经过若干年的劳动期满无过者,便可编入民屯,一般很难返回原籍。反映犯屯的地名,今天可査的是玛纳斯县的广东地。道光二十二年(年)冬,林则徐流放伊犁途中经玛纳斯县塔西河时记载:“此地民居甚盛,闽中漳、泉人在此耕种者有数百家,皆遣犯子嗣,近来闽、粤发遣之人亦多分配于此。”(《王寅日记》)由此可知,广东地是以广东人为主的屯田区。
(二)户字地名
民屯也称户屯,是清政府为充实边疆,以优惠政策大规模招募内地无地无业农民迁居新疆进行的屯田,主要集中在天山北麓。纪晓岚在《乌鲁木齐杂诗》中吟咏民屯是“户籍题名五种分,虽然同住不同群”。注说:“乌鲁木齐之民凡五种由内地募往耕种及自塞外认垦者,谓之民户;因行贾而认垦者,谓之商户;由军士子弟认垦者,谓之兵户。原拟边外为民者,谓之遣户。各以户头乡约统一。”民屯的兴办,使他们上交的税粮和投放市场的余粮充足,兵屯开始裁撤和转化,一部分改为驻防兵,一部分改为民屯。还有自流农民和商户屯田,加上遣犯期满为民以及绿营兵分户子弟屯田,使民屯大为发展,据《新疆图志》统计,至乾隆四十年间,新疆民屯已垦地70余万亩。由于以上原因,使新疆的兵屯和犯屯地名保留不多,而民屯地名大量存在且广泛分布。反映民屯的“户”字地名,如昌吉的军户,呼图壁的镇番户(清时镇番为甘肃属县,年改为民勒县),吉木萨尔的渭户,玛纳斯的兵户、新户、山丹户、凉州户、兰州户等。[3]
在“户”字前面带有“州”字,也是有原因的。当时为了管理方便,当地官府把来自内地某处同一个州的人,或者许多同乡集中安排在一起定居屯垦,这样也就把关内的州名带入新疆和“户”结合在一起成为新的地名了。“万里携家出塞行,男婚女嫁总边成。多年无复还乡梦,官府犹题旧里名。”由于长期在新疆生息繁衍,又回不得家乡故里,所以以关内的州名与“户”联结为新的地名确也可以寄托人们的思乡之情。[3]
(三)工字地名
以“工”字命名的地方很多,如头工、二工、三工、四工、东五工、西五工等。这些地名同样是屯田留下的痕迹。为了保证农田的引水灌溉,就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开挖河渠,于是便划分地段,分段开挖。被划分的地段叫作工区,依次称为第一工区、第二工区······“工区”简称“工”,便叫头工、二工······长期以来,日久相沿成为地名。据不完全统计,新疆有“工”字地名约80个。其中以乌鲁木齐、昌吉、米泉、阜康、吉木萨尔、呼图壁、玛纳斯等地为多。另如米泉区的协标工、乌鲁木齐的中营工,可看出是由兵屯转化为民屯的。又如米泉的陕西工、昌吉的河州工,可看出这两“工”分别以陕甘人为主。工字地名以后多演变或派生出乡、村、河流、街道居委会的名称。如乌鲁木齐县的二工乡,板房沟乡的七工村,阜康市的三工河,乌鲁木齐市的头工居委会等。[3]
(四)运字地名
还有以“运”命名的地名。清光绪初年,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西征平叛收复新疆,大批清兵驻军屯垦,依次为一营、二营……九营安营扎寨,各营在自己的辖地开渠划界,以英为单位管理自己的屯垦区。因为语音的关系,加之“营”“运”两字的发音本来又接近,慢慢地“营”“运”不分了,久而久之,反以“运”字为主了。因此,本来称为一营驻地、二营驻地……九营驻地的地区变成了一运、二运……九运。现在阜康市境内以“运”字命名的地名如六运、九运等就是这样转变来的。[4]
参考文献
[1]鲁青.从农业发展谈内蒙古西部汉语地名[J].内蒙古地名,(1):47-52.
[2]李并成.反映历史时期河西地区屯田的古地名[J].地名知识,(4).
[3]牛汝辰.新疆地名概说[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85-97.
[4]牛汝辰.名实新学——地名学理论思辩[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敬请